【摘 要】美術教學是一種激發學生產生審美體驗教學的活動,它對學生審美情感培養有引導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學是專門的技術類型傳授轉化為對學生自身素質培養,這是對小學教育審美情操培養的擴展,同時也深化學生的審美情操培養。美術教育不僅僅是對學生智力的開發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對學生創造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由此,本文針對小學美術教學的小學生審美情感培養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審美情感
一、小學生審美情感培養的現狀
(一)審美情感教育的主線更為突出
在教材編排上,目前我國是由一個美術課程標準進行的,同時允許相關各自獨立美術教材作為教學素材,結合本地地方特色,因材施教,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編寫了多種版本美術教材。這些教材從美術藝術各個領域出發,涉及面廣泛,本著審美情感教育的原則,既保持各自地方的特征,又在體現新一輪課程的改革的精神,考慮到美術的基礎性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新課標的改革,著重小學生藝術觀、審美觀的形成,以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為教育中心,并打破以臨摹寫生為主的傳統模式,這種教材的編排形式是把美術自身的藝術性和知識技能融為一體,從而在培養小學生審美情感的基礎上,著重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審美情感教學的學生本位上升
新課程的改革由以往的以老師為主體變成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促使學生的能力激發和表現欲望的引導為主。這一的轉變,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給學生自由去創造能力以及發現自己的平臺。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課堂中感受到創造帶來的快樂,在自己實踐過程中體會藝術的深刻含義與魅力。這正是美術教育所創造出的結果。
(三)美術結合其他學科進行審美情感教學
舊式教育中,美術課和其他學科是分開教學的,如今的小學美術教育新增許多元素,例如,教材里面,利用音樂和動作等在課堂中作為小小的穿插,使學生在視聽覺中得到全面感受,開啟藝術教學的新天地。一直以來,美、音、體就是互相融合、相互貫通,是不可分開的三個重要元素,它構成人的整個視、聽、覺系統。所以將美術和音樂、舞蹈、體育等學科融合一起,不僅鍛煉了學生,使學生更為完整的認識到藝術的深度與廣度,也得以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情感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的觀念有些偏頗,審美的情感教育不太受重視
教學的方法對教學的活動開展和教學目標的達到有著深遠影響。當前仍有少部分美術教師難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受傳統美術教學的觀念影響,他們認為美術課單單只是學習美術技能,沒有注重學生情感上的需要。傳統上美術教學只注重專業技能的掌握以及專業知識的傳授,很多老師覺得學生畫得好便是教學質量好,只注重表面成績,這種只追求表面成功卻不注重美術深層的,要達到審美情感教育的目標是很難的。
(二)教師引導的作用不足,學生審美的情感難以升華
當前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由于教師的引導作用未得到有效的發揮,學生審美的情感不能及時有效的引導。在美術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人的態度、價值觀、情感差異性,學生從美術角度去了解文化背景、了解社會,感受社會和生活的多姿多彩。學生在學習美術學科的同時對其他學科也進行了思考探索,學生能全面的接觸學習各類知識。從而實現發展創造能力的多素質培養。
(三)教學模式的單一,導致審美的情感體驗無法展現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啟發引導學生去表達自己的情感,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傳統式的美術課堂教學采用臨摹課本或者教師范畫等模式,該種教學學生的方法空洞而乏味,只會增加學生的反感和失去興趣。這樣的課堂教學只會讓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教學技術也得以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廣泛運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但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同時,也有不少教師只應用多媒體教學,而忽略了美術教學中最直觀簡單的示范法方法。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學生甚至連最基本的知識技能都不一定能熟練掌握,創造力、審美能力培養就更是受其影響。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小學生審美情感培養對策
(一)更新教學觀念,改革美術教學
小學美術老師除了要教會學生畫好繪畫作品,還要引導學生去認識生活的美好,認識美麗的事物,進而獨立的判斷事物的美丑,并進一步創造美。具體而言,這方面的改革創新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通過審美情感教育的開展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審美觀。2.要注重學生審美感受能力的培養。
(二)激發學生的情感審美興趣
一堂美術課是否成功,取決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是否有濃厚的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上好一節課,就要把學生的目光吸引過來。通過教材分析,教師創造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練就審美情感,要引導學生不斷尋找美術這門課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愉快的去學習授課的內容,只有學生融入課堂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論
審美情感是組成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人的審美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對于自身審美的認知和對審美能力構筑的程度。縱觀小學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無論是繪畫作品的欣賞,還是繪畫技能的鍛煉,手工藝品的制作,都離不開審美情感的支撐,美術教育給予學生全身心的體驗,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價值,在不斷追求完善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王芬.小學美術教育特點及其教育方法[J].知識經濟,2011(04)
[2]杭照軍.融情 蓄情 動情——淺談小學美術課中的情感教育[J].美術教育研究,2011(03)
[3]陳英超.淺談審美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體現[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
[4]顧昕.論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育[J].華章,2010(07)
[5]張理毅.淺談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