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全球化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要想在經濟大浪潮中穩定而快速的發展,就必須得注重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其中主要包括資金鏈問題、產業鏈問題、以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問題等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就需要企業能夠在合理分析后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分析研究結果和相應的策略。本文就主要針對企業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如何進行研究分析,并且總結出最后的解決辦法,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經營狀況;財務分析;企業競爭力
一、引言
面對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21世紀管理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使我們不得不重視對企業的重視力度不斷提高。對于企業而言是為了追究利益最大化,因此無疑會使對于企業的財務分析的地位不斷上升。
作為社會發展支柱和推動力,企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前途。并且我國作為人口大國,首先是有充足的勞動力市場,其次是我們的資源有限,如何在這樣有限的環境讓充足的勞動力的效率發揮到最大是一個好的企業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要求。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能夠正確的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就需要我們有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分析的正確方法。
眾所周知財務報表是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工作業績的綜合數字體現,如果能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了解到企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則會避免其對企業造成的損失。財務分析是針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發展趨勢進行的分析和評價,通過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也有助于發現企業經營活動的問題,從而為改善問題指明方向;也可以幫助利益相關者的決策。在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一般會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評價。從上述分析中找到問題并且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于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需要對企業采取其他相應的改良措施。
二、財務分析概念及相關研究
狹義的財務狀況分析是指以財務報表為主要依據,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對其有關項目和其質量進行分析和考察,進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的質量、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以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為報表使用者的經濟決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的一種分析活動。廣義的財務狀況分析是在狹義概念的基礎上在補充一些關于公司概況、企業優勢、企業發展前景和證券市場方面的分析。而本文主要是從狹義的概念的角度出發分析企業財務報表。
對于財務分析而言,針對的主體不一樣,相應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對公司內部而言,追求公司利潤的最大化,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可以詳細的了解公司的營運能力或資產周轉狀況、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內容,這樣也有利于經營管理人員了解本單位各項任務指標的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為經濟預測及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提供依據;對于政府有關部門而言,正確的財務分析有利于國家經濟管理部門了解國民經濟運行狀況。通過該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交接和掌握該公司所處行業的經濟發展狀況;對于外界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來說,有利于掌握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詳盡流量等情況,進而分析了解公司短期和長期的收益水平高低,公司收益是否受重大變動的影響,公司目前的資本結構決定的風險和報酬如何,以及在同一行業中,與其他競爭者相比,公司出于何種地位等等。
關于我國財務狀況的研究分析主要是從上世紀末才開始的,并且其中的大多數是以國外學者研究的為基礎,其中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魏明海對于財務分析的研究分為了五個部分,分別是了解行業特征;確定企業可以提高優勢的戰略;對財務報表進行正確的理解與分析;運用先關的財務指標進行企業綜合競爭力分析;決策者根據研究得出相應的評價分析;張先治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又重新構建了一種新的財務分析體系,形成了全面的財務分析框架。從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來,早期我國關于財務分析的研究還是相當不成熟的,大致上是運用最基本的方法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財務狀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后就出現了相應的實證會計分析、因子分析等來對財務分析進行研究,并在隨后的發展中在逐步的完善。
三、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進行實證研究
在進行實證分析之前需要首先將要研究的具體問題確定下來,一般進行財務分析時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發展能力分析。而對于運用財務報表方法對問題分析而言,實際上是通過財務分析手段實現對于具體問題的研究,因此在財務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綜合分析法等。
首先是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指將指標的實際數與標準數相比較,解釋差異并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比較的標準一般有:絕對標準、行業標準、歷史標準、計劃標準。其次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過計算各種比率指標來確定財務活動變動程度的方法。比率指標的類型主要有構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關比率三類。再次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因素分析法有兩種:連環替代法和差額分析法。最后是綜合分析法。單個的分析方法和單個的財務指標結果是不全面的,即不能從整體上對公司做出全面評價,因此就需要一種系統、綜合的分析方法來分析企業或者一個經濟主體的經濟狀況。對于綜合分析大主要是合理的運用了這一點,財務報表分析的最終目的是全方位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并對公司的經營效益的優劣、財務狀況的好壞做出合理的評價,進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因此在實證分析過程中,結合財務分析指標和財務分析方法才可以將企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可以進行研究的具體問題,并且根據分析得出的結論選擇相應的辦法進行改良等。
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研究分析
通過上面的實證分析需要針對具體的問題采取具體的研究方法。對于企業成本支出過高,綜合效益差等問題,根據該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改進方法,使經營者有效的防范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確保企業的高效運轉,這是保證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在能夠避免不必要損失的前提下還需要從以下一些方面來考慮:第一,提高組織競爭力。不管是什么樣的組織結構都需要在當前的企業競爭環境下有所改進,這樣才能更加使企業更加高效的運作;第二,適當的采取一些措施引進外資。外資的引入不僅能夠為企業注入新鮮的力量,還能促進企業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對于正處于高速發展的企業而言,外資的注入會對其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會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三,全面的發展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企業,要想在發展中能夠成為領頭軍,就必須;第四,提高員工競爭力。實施獎勵制度,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工作人員進行獎勵。要想使存貨管理和信息系統與實踐進行良好的結合,高素質的人才是關鍵。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形勢不斷變化,新的理論不斷出現,在對這些理論進行實際應用的時候,客觀上要求企業工作人員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先治.構建中國財務分析體系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1(06).
[2] 陳友清.財務報表分析的現狀及其發展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