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當前高職學院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高職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相結合應建立長效機制,可以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高職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研究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高職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構建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2013年12月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在意見中指出,要拓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可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有利于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高職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價值認知不夠,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學習有待加強。部分高職學生不明白何為價值,人的價值以及人生價值何在,應該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及其精神實質。
(二)價值認同不夠,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待加強。高職院校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中,輕視了對活動載體的創新,往往都是在一些現有傳統活動中簡單增加“冠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核心價值觀相關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開展得很少。
(三)價值踐行不夠,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有待加強。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相關價值取向中存在知行不統一或是知行相矛盾的現象,踐行不夠,不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自身有哪些影響及指導意義。
(四)價值表現形式簡單,活動載體不能有效深入學生實
際。部分高職院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中采用自上而上的模式,沒有深入學生群體調研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忽視學生在學習、生活、個人行為習慣等存在的現實問題,沒有抓住學生群體的特征,因為“接地氣”不夠,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實踐活動常常停留在紙面和形式上,不能引起學生共鳴,難以達到深度認同,主動踐行的育人效果。
(五)價值重短期見成效,欠缺長效機制的建立。部分高職院校為了落實上級文件,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活動中欠缺總體規劃及整體構建,方式上欠缺有效途徑,時間上缺乏持續有效推進等問題。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高職學生社會實踐形成長效機制的構建
(一)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管理機制。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構建學院精細化人才培養體系,把“三個課堂”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湖南機電業技術學院為例,修訂了2015級人才培養方案,完善了學生綜合素質積分考核測評管理辦法,將大學生社會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實行積分考核測評管理,對參與課外社會實踐活動滿足相關要求給予相應學分。
(二)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激勵機制。為進一步推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學院將社會實踐納入學分制管理,以客觀時間認證為基礎,實行積分制,該積分評定由學生個人申報,提供考評認定證明材料,輔導員(班主任)具體負責考核查驗和評分。學生參與100學時可獲得5個積分,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積極考核測評之一,不僅納入了入黨推優、評優推先、評定獎助學金、頂崗實習和就業推薦的依據,同時也將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情況填入了《學生學期綜合鑒定表》和《畢業生登記表》,進一步推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時效性。
(三)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保障機制。一是高職院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方的文件精神 ,充分認識社會實踐在育人方面的關鍵性,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把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納入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二是具體指導社會實踐的學校團委、學生工作部門要深入理解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涵和實質,確保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三是各二級學院要在學校統一領導下,廣泛宣傳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工作,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積極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路子,增強實踐育人的效果。
(四)制定大學生社會實踐質量評價機制。一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產生的社會效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否被社會所認可,取決于它給社會帶來了多少效益。二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所起的推動作用。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對大學生本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健康向上。
(五)建立穩定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立長期穩定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做好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和保障,高職院校要給予足夠重視。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對基地建設要有長遠的規劃和整體構建,要注重教學與育人相結合, 以合作共贏為原則, 積極為實踐單位提供技術服務和智力支持,使雙方合作關系不斷增強。與此同時,還要防止重建設輕培育的現象,克服流于形式表面的做法,要把工作做實、做深,保證工作質量。
(六)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認定記錄。高職院校應完善志志愿服務認定記錄,建立學生志愿服務記錄檔案,志愿服務記錄由專門負責人,針對服務對象提供的服務時間、服務內容等證明,負責人予以認定記錄。高職院校可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社會實踐檔案記錄辦法,認定社會實踐記錄人將實踐時間、實踐內容詳實的記錄在學生社會實踐記錄檔案,完善記錄程序,嚴格過程監督,確保學生志愿服務檔案記錄清晰,準確無誤。
(七)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條件保障。高職院校應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學校預算管理,專項用于社會實踐組織實施,認定記錄、社會實踐表彰、教育培訓以及根據學生需要為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購買保險,提供物質保障等。社會實踐專項經費做到專款專用、公開透明,提高使用效益。同時將社會實踐工作納入綜合考評辦法中,定期組織進行檢查考核。組織部門應積極協調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優秀學生典型,進一步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經常化、規范化和長期化,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因此,高職院校應該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觀的理論,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大學生社會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思政課課程標準,積極推進社會實踐課程化建設,對在校大學生生中進行教育和實踐。把國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高職學生社會實踐結合,豐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載體,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寬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 盛繼前.以核心價值體系指導大學生實踐活動[J].高教研究,2010(12):43
[2] 鮑碩來,陳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修身教育的路徑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9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