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小學語文在小學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小學生的思維簡單,接受能力相對較差,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生活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內容,從而更好的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本文從小學語文教育的生活化問題入手,從將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設置,讓教學融入生活情境,將課后作業進行生活化設計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一、將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設置
小學生一般沒有成人的理解能力,往往思維具有局限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將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設置。語文雖然都是語言表達但是有很多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陌生的,由于他們知識領域的貧瘠和精力的缺乏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將復雜的知識進行生活化。例如我們在進行小壁虎借尾巴這堂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為情境說來播放一些小壁虎尾巴丟失的畫面或者是動畫,讓學生能夠通過視覺聽覺和感覺直接和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回想他們生活中所看到的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熟悉程度,同時通過影片播放的形式不僅能夠直觀的展現在同學面前讓學生像感受生活一樣感受文章,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僅僅靠以往陳舊死板的教學觀念,學生很容易走神開小差那么我們所教學的內容就不能很好的到達學生的心中,從而不利于我們教學任務的完成。其次,我們可以將生活中的內容當作教材來進行教學。比如在學校中三年級二班的王小明同學在無意中撿到了三百元錢,他沒有將這些錢占為己有,而是選擇了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交給了老師,然后教務處以及其他的校志愿對此進行了公開的表揚,并且指導王小明同學寫了一則失物招領啟事,然后其他教職人員可以讓自己班上的同學對這件事情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想,通過大家對感想的發表,讓大家寫一份關于拾金不昧精神的表揚信。然后通過這樣一件生活化的小事,學生既能夠體會到王小明同學的做法是十分值得提倡的,同時又能夠從中學到一些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加強對文字的運用,一舉兩得。
二、讓課堂教學融入生活化情境
小學時期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來源于課堂,課堂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多融入生活場景,從而方便學生理解和學習。比如我們在進行小學寫作的講解過程中,我們要寫一篇關于母愛的文章,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差語言表達能力也相對低下,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因此我們要多進行生活化教學。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三到五個人分成一個小組,然后開始小組討論,讓成員說一說母親平時表達愛的方式有哪些,這時候學生們就會紛紛發言,將母親平時對自己表達愛的方式都說出來,比如生病時陪在床頭,或者是學習辛苦時的一杯熱牛奶。通過學生互相交流,然后指派一個學生進行總結,通過小組之間的相互發言和對平時生活化場景的描述,學生就更能夠有想象的空間,從而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拓展我們的課外課堂。比如我們可以根據情況,組織學生去當地的博物館進行參觀,在參觀之前,教師應該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并且要能夠向學生進行講解,然后通過老師作為向導,為學生講解博物館中物件的由來以及相關歷史故事,鍛煉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然后回到學校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關于博物館參觀的感想,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能夠得到一個質的提升。再次我們可以通過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進行生活化教學,畢竟我們不能在課堂上重新展示一遍生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播放影片和圖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四季的變換,了解事物發生的過程等等,通過生活化片段的播放能夠讓學生對語文知識充滿喜愛和熱愛,也更有利于提升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把課后作業安排與生活結合
語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廣泛應用性,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在作業設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讓學生學會應用。比如我們在進行作業設置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設置一些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的活動,比如我們今晚的作業是我幫爸爸媽媽洗一次腳,然后記錄爸爸媽媽的感想和表現,讓學生自己感悟平時媽媽對我們有再多的付出都從無怨言,媽媽獲得我們的一點回報就會非常感動,并且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通過生活化的作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還能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其次,我們在作業設計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多進行積累,語文學習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多讓學生看一些生活化的故事,寫生活感受。再次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天記日記能夠將每天的事情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還能抒發自己的感情,描述自己的內心活動,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要寫出好文章,必須要掌握大量的素材,那么素材又從何而來呢?有的老師指導學生去閱讀作品,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卻不知成了“尋章摘句老雕蟲”!而筆者要求學生明白:生活是我們寫作的源泉,文學來源于生活,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它是一首詩、一支歌、一篇散文、一部小說……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他們每天都用自己稚嫩、純潔的心靈體驗、感悟著生活。經過時間的過濾、積淀,有很多東西裝進了學生的素材庫,成為了他們寶貴的積蓄。
總之,我們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改變以往陳舊死板的教學觀念,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到現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讓學生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