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益
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強調了信任的重要性。他說:破裂的信任是無法彌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當然他這里主要說的是贏得學生的信任。但是在工作中,我發現作為一位教師,特別是一位班主任,除了要贏得學生的信任,還要贏得家長們的信任,后者也很重要。
這個學期接手一年級,在教學上已經有了一點點經驗,自我感覺不錯。作為班主任老師,對我而言,又是一個挑戰。開學伊始,來自孩子和家長們零零碎碎的瑣事忙得我暈頭轉向。但是我知道,作為一個新班級的班主任,首先要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讓孩子們聽你的話,讓家長們理解和配合你的工作,這一點最重要。這一點做到了,以后一切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
剛剛從幼兒園上來的孩子們,還很不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即使我每個課間10分鐘都在那提醒孩子們,下課了去上廁所,如果課上實在憋不住了,一定要舉手告訴老師,但開學的第一周還是有2個孩子在上課時小便在身上了,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有孩子總是在老師上課時舉手要去上廁所,并且在一節課上要連續去幾次。我們班的小含同學就是這樣的,開學第一周,英語老師告訴我:今天你們班的小含一節英語課10分鐘內連續兩次去上廁所。放學后,我把小含留了下來,并且和他爸爸說了這件事。沒想到我還沒開口教育孩子了,他爸爸就一個勁地問孩子:是不是喝水喝太多了,所以要不停上廁所?孩子就順勢點頭說:中午喝了很多水。我當時本想這樣教育小含:老師不是讓你們下課去上廁所了嗎?你下課在干什么,有沒有去上廁所。為什么10分鐘內要兩次去小便?如果總是這樣,那肯定是身體出了問題了,要去醫院打針的。我想用這樣的恐嚇來嚇住她,讓她以后不敢這樣了,因為女孩子一般都比較害怕打針的。但是想到雷夫·艾斯奎斯的:你就是榜樣,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子,他們很聰明,一定會識破的。所以我是這樣對小含說的:正常喝水和正常小便都是可以的。一般情況應該在下課時去小便,如果上課時真的要小便,就舉手和老師說。這樣,孩子自己也會去思考:我上課時是不是真的要去小便,還是不想聽老師上課,想出去玩一會?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就等于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成長為充滿自信又快樂的人。
小含是個十分活潑好動的孩子,上課特別愛講話,影響同桌孩子聽課,所以開學后第二周,我就把她的位置調到了最后一個,并且是一個人坐。沒幾天,她爸爸就著急了,在家長群里這樣說:是不是不聽話,愛動的孩子就要被調到最后面,他們畢竟還是一年級的孩子,老師你這樣做不是歧視我家孩子嗎?完了又補充:我沒別的意思,只是不想她坐在最后面,在我上學的時候我只知道坐在后面的都是成績差的,老師不管的,所以我很擔心。我今天說了這么多,也不知道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所擔心的孩子被歧視不是沒有,有很多小孩子在學校里有了什么事,要是家長找老師,老師就不會再管那個學生了,在乘航鎮旭東小學就有這樣的例子,還不少。看到家長群里有家長這樣的留言,我的頭馬上“嗡”的一下。心想:這樣的家長,似乎對我的教育方式方法有不同的看法,一定要和他深入地溝通交流,贏得他的信任。于是,我首先在群里這樣回復:小含爸爸,您對老師有什么建議或者意見,可以直接和老師聯系。您看,是我到你們家家訪比較方便,還是您抽空到學校,我們面談一次比較方便?并且我又這樣私聊回復他:我作為兩個三年級孩子的媽媽,作為您家孩子的老師,大家都是平等的。可能站在一個家長的立場,我比你多一些家教的經驗,因為我家孩子也是從一年級走過來的。作為您家孩子的老師,我也十分愿意成為您的朋友。可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些觀點不一致,您可以直接和我交流溝通。我也是一直在學習,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老師肯定是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的,不會因為她坐在哪里就有影響的。坐在最后,也不代表是成績差的。我們班的一個教師子女,成績很好的,上課很認真的,也是坐在最后的。況且總歸是有幾個孩子要坐到最后的,不是你家的,就是他家的。如果大家都像您這樣想的,都要坐到前面的位置,那您說這個教室怎么安排座位。如果擔心因為您和我的交流,會影響到老師對學生的看法,那就更沒有必要了。那樣的老師首先是沒有教師職業道德的。您放心好了,我可以拍著胸脯向您保證:只要家長不是無理取鬧,和我坦然地、真誠地溝通交流,那肯定是一碼事歸一碼事,絕對和孩子沒有關系!我這樣一說,他馬上態度有所緩和:恩,我相信你的,老師。我又順勢提到開學第一周她孩子上課連續上廁所的事:例如有一次您家孩子在英語課上10分鐘連續上了兩次廁所,經過老師引導,后來從沒有在上課時去上過廁所,也沒有發生小便在身上的情況。當時,您來學校,和您交流到這件事時。(不知您是否還記得)您當時就是問孩子:是不是喝水喝太多了,所以要不停上廁所?事實上,您這樣的問法,在心理學上就是一種暗示。暗示給孩子:我喝水太多,所以要上課時連續去上廁所,我在上課時去連續上廁所,是應該的。這樣的話,孩子以后還是會這樣的。我這樣一說,小含爸爸又接著回復:恩,我確實沒有老師你懂得多,你是對的。我接著又對他說:教育應該是家校合力的,這樣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希望您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轉嫁給孩子,您帶給孩子的應該是積極的正能量。這樣一來,小含爸爸明顯開始信任我了,馬上向我吐露了他們家的家庭情況,說是已經和她媽媽離婚了,但是為了不影響孩子的成長,沒有告訴孩子,還讓我幫他在孩子面前保密。我馬上回復他:國慶長假過來以后,一定到你們家來家訪一次,詳細地當面聊一聊。并且友情提醒他:希望您以后不要將某些帶有情緒的話發在家長群了,這樣影響不太好。他一口答應:以后肯定不會了。
就是這樣,我贏得了一位頑固的家長的信任。我想接下來的工作中,這個孩子一定會茁壯成長。
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于恐懼之上的信任,這個信任不單是孩子的,也是家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