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旭 黃德志 韓星 王海明
摘 要:該文介紹了安徽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利用“光伏下鄉”和“光伏扶貧”,惠及農戶家庭用電不花錢,同時還多一份穩定收益。通過開展“光伏下鄉”工程試點,把“輸血扶貧”變為“精準扶貧”,利用光伏發電為農村家庭脫貧致富開辟了新的路徑。同時,針對安徽發展農業光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光伏下鄉;光伏扶貧;發展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7-76-03
支撐了人類近百年飛速發展的石油、煤炭資源,隨著開采量的極度上升,到2020年至2030年,即將達到開采高峰,之后人類將面臨能源危機,所以必須找到一種取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光能與同為可再生能源的潮汐能、風能、生物能相比,更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潛力。
1 農業光伏發展的背景
2012年2月為促進太陽能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指出,堅持并網發電與離網應用相結合,以“下鄉、富民、支邊、治荒”為目標,支持小型光伏系統、離網應用系統、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等應用,開發多樣化的光伏產品。通過合理的電價標準、適度的財政補貼和積極的金融扶持,積極擴大國內光伏市場。從《規劃》中可以看出,國家在政策、財政上為農村發展光伏,以光伏脫貧致富給予很大支持。
2015年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最新的《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指出,根據資源區的不同劃分為三類,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分為:一類0.80元、二類0.88元、三類0.90元。同時,還指出利用建筑物屋頂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以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已按“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執行的項目,在用電負荷顯著減少(含消失)或供用電關系無法履行的情況下,允許變更為“全額上網”模式。“全額上網”項目的發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收購。選擇“全額上網”模式,項目單位要向當地能源主管部門申請變更備案,并不得再變更回“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通過這次政策調整來看,國家對于光伏發電的重視,把原有的分布式發電站全部分問道“全額上網”模式。調整后的標桿電價政策仍將對我國新能源產業保持較強的支持力度。
安徽省合肥市政府2013年6月出臺了《關于加快光伏推廣應用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將實施“光伏下鄉”工程作為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四大工程之一。2015年7月安徽省發布《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光伏扶貧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安徽光伏扶貧意見”)。《安徽光伏扶貧意見》中指出安徽省自2015年起到2020年,在31個重點縣選擇1 000個貧困村,每個村建設1座60kW的村級光伏電站,共計6萬kW;在31個重點縣選擇30萬戶貧困戶,每戶建設1個3kW的戶用光伏電站,共計90萬kW[1];每個重點縣的實施規模由各縣(市、區)根據實際需求和資金籌措情況統一申報,由所在市匯總上報省扶貧辦、省能源局、省財政廳會商確定。各市上報實施規模時,應附市、縣(市、區)出資方案。建設資金方面貧困村村級光伏電站建設資金,采取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幫扶單位支持、貧困村自籌等辦法籌資。貧困戶戶用光伏電站建設資金,采取省級補助、市縣安排(市、縣兩級出資比例由各市自定)和貧困戶自籌各1/3的辦法籌資。省級補助部分從中央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安排50%,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0%。
2 安徽省“光伏下鄉”發展的成效
隨著安徽全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轉型發展的新階段要求城鎮化發展的加速,小城鎮的建設也在不斷擴大,貧困地區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安徽省響應國家號召加快貧困地區電網改造升級,利用分布式光伏的結構特點和建設成本的下降,加大光伏的推廣,增強貧困地區供電保障能力,全面幫助貧困家庭免費用電政策。
2.1 安徽省首批“光伏下鄉”投入運營 2013年7月合肥供電公司和肥東供電公司聯合,對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羅家瞳村首批“光伏下鄉”的5戶試點家庭進行并網驗收和調試。每戶家庭的裝機容量為2.5k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標志著安徽省首批“光伏下鄉”試點項目正式轉入并網運行[2]。
2.2 安徽省金寨縣建立2008座居民光伏電站 2014年3月,金寨縣開建首批1008座居民光伏電站,每戶裝機容量為3kW。同年6月份完成電站建設并網發電。且第二批1 000座電站項目也已于11月全部投入運營[3]。同年,10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發布,計劃利用6a時間開展以安徽、寧夏、山西、河北、甘肅、青海30個縣的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2014年安徽省享受“光伏下鄉”扶貧工程的貧困農戶已達1 108戶,政府撥款免費幫助這些家庭建設小型家庭分布式電站,項目產權和發電收益全部歸貧困戶所有;所發電量除自用外,剩余上網由當地供電公司全額收購。預計從2015年開始,安徽省“光伏下鄉”扶貧計劃將拓展到2 508戶,2020年左右將有6 000戶貧困家庭從中獲得穩定收益[4]。
2.3 PPP項目合作與“漁光互補”發電站建設 2015年10月安徽省岳西縣與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光伏扶貧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合約。項目總建設規模達6.74萬kW,該項目通過“戶+村”的精準扶貧模式幫助40個村和5 000戶家庭增收致富[4]。2015年12月安徽省天長市牧馬湖在建的一期20MW“漁光互補”發電項目,占地面積達38.67hm2。12月21日建成投運并網發電后,每年發電量可達2 200萬kWh,相當于節約標煤17 800t。“漁光互補”項目的建設,是將光伏發電組件架在水面之上,下面進行水產養殖的新型光伏系統,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水面的資源利用[6]。
截至2015年11月,安徽省推進光伏扶貧工程,全省已建成家用光伏發電站21 933戶,建成村級光伏發電站340個。從2016年起,全省31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實施光伏扶貧。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實施光伏扶貧的指導意見》,從2015年到2020年,在全省31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選擇30萬戶貧困戶和1 000個貧困村實施光伏扶貧[7]。
3 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光伏扶貧具有環保、經濟、社會影響力,安徽通過光伏來進行扶貧工作,把以往的“輸血扶貧”改變為“造血扶貧”。定位更加精準,形成獨有的“安徽經驗”。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區域性和分散性。通過對安徽“光伏扶貧”的情況分析,安徽農村貧困問題現狀依然為貧困人口基數很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水平依然很低,脫貧致富能力匱乏。貧困的區域性和分散零星問題并存,影響光伏電站建站分散,發電量少,后期維護難度大,這些制約因素對于政府實施開展工作增大了很大難度。一些地區的貧困農民對于光伏發電認識不足,對國家政策解讀不充分理解,對新事物產生抵觸心理,對政府或者企業對他們現有資源和土地進行改造持反對意見。
(2)資金問題。光伏電站的前期投入較大,收益周期較長,即使政府和企業會進行補貼,貧困家庭需要繳納的建設費用也不是輕易可以負擔的。在安徽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電網結構落后,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起來,可能會面臨無法并入電網,無法獲取收益等問題。
4 解決方法
要建立和完善安徽省光伏扶貧體系,必須立足安徽省的實際需求,結合地域特色,全面考量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利用政策和項目優勢,解決當前光伏扶貧政策面臨的困境。
(1)因地制宜進行改造。安徽省政府對于“光伏扶貧”,只是在貧困戶以及貧困村的家庭或者土地上進行改造,并沒有實際性的從農業上解決問題。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各地區地貌、地域、氣候的不同,對農業溫室大棚、漁業、林業、畜牧業等行業進行光伏的建設或改造。以農業溫室大棚為例,合理的光伏布局,達到透光率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作物的光照要求。如果在山區,可利用地域和氣候有力優勢,建設菌類溫室大棚,可以完全利用光伏發電和山區潮濕氣候助于菌類的生長,完全體現出了經濟性,為農戶增加了雙向收入。
(2)政府引導,百姓參與。政府應當對“光伏扶貧”加大相應的宣傳,讓百姓直觀的了解光伏的利益。組織一些貧困戶對已經改造好的光伏鄉村去了解,切身的感受到光伏所能帶來的效益。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促進太陽能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制定了《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規定太陽能光伏生態大棚電站的生產模式可獲得國家財政補貼的扶持[8]。
(3)多渠道籌挫資金。對于資金問題,我國每年對可再生資源的項目補貼達到200多億元的資金,但是對于光伏發展與建設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需要拓寬資金渠道,多途徑籌措資金,比如:利用利用銀行貸款、分期付款。同時,利用當地光伏企業可以先幫助農戶建設光伏電站,每月固定可以為農戶提供一定的電量使用,來用做占用建設面積的租金,剩余電量進行并網產生收益,由建設單位獲取。在德國農村分布式光伏發展較快,關鍵就在于風險小,并網容易,銀行可低利率放款,且還款年限長,有屋頂就可以像任何一家銀行申請貸款在吸取德國光伏建設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安徽省地方區域特色,建立適合地區發展的資金籌措渠道[9]。
參考文獻
[1]劉莉莉,方敏.安徽31個扶貧縣將建光伏電站96萬千瓦[N].中國建材報,2015-07-21.
[2]柳書節.合肥試點光伏下鄉扶貧[N].合肥日報,2013-07-05.
[3]安幫.安徽:光伏扶貧的創新實踐[J].當代縣域經濟,2015,10:55.
[4]田婷,周開寶,陳巍巍.安徽“光伏扶貧”惠及一千多農戶[N].安徽日報, 2014-10-20
[5] 王俊.光伏扶貧引入PPP模式[N].中國電力報,2015-10-31.
[6]宗堯堯,王浩.安徽天長市20MW漁光互補項目建成投運[N].中電新聞網,2015/12/21
[7]夏海軍.光伏扶貧明年將覆蓋安徽31個重點縣[N].中安在線-安徽日報,2015-11-30.
[8]夕月.光伏太陽能農業發展的強心劑[J].綠色中國,2014(10):67-69.
[9]韓永奇.關于我國發展農村分布式光伏的思考[J].新材料產業,2015,01:61-63.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