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煦++劉軼男
摘 要:村官腐敗行為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涵,也是治理村官腐敗的有力舉措。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普法中的重要作用,既可推進農村的民主法治建設進程,也是農村基層組織依法有效反腐防腐的現實路徑。
關鍵詞:村官;腐敗;治理
近年來,村官違法違紀案件呈高發態勢,嚴重性日益凸顯。“小村官大腐敗”若不能有效及時治理,不僅嚴重損害群眾利益,而且影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危害黨的執政根基。因此,村官腐敗治理迫在眉睫。
一、我國村官腐敗現狀及其危害
近年來,我國村官違法違紀案件數量不斷增多,透射出我國農村基層腐敗十分嚴重的狀況。突出表現在,截留、挪用、克扣國家各項惠農補貼資金,套取征地補償款,擅自處理集體資產,涉農亂收亂繳,違反農村財經紀律等。在經濟發達的城鄉結合部地區,村官腐敗多集中在土地補償款、企業改制等方面,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村官腐敗則多發生在截留國家下撥款物、私分集體資產上;此外,還有在土地承包、處理糾紛、審批宅基地等工作中卡拿索要,利用職務之便亂支亂花、違規操辦婚喪宴請等。村官腐敗直接侵害農民的切身利益,有人將村干部腐敗比喻為淋巴癌,傳播轉移速度高,給村集體造成巨大的損失,也阻礙了集體經濟的發展。
社會危害性極大是村官腐敗案件的又一特點,農民與土地“相伴而生”,征地補償款被挪用或截留后,失地農民時常會為了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多次上訪,少數村官成觸發上訪及群體事件火藥桶。村官腐敗直接侵害農民的切身利益,給村集體造成巨大的損失,阻礙了集體經濟的發展,成為破壞農村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大因素,嚴重制約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
二、新農村建設中村官腐敗治理的路徑
在現代法治社會里,村官貪腐活動竟然能如此猖獗,肆無忌憚,權力濫用至極,除了自身權力意識膨脹、法治觀念缺失的原因以外,也與村民自治制度不健全,民主監督不到位有緊密聯系。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亟待推進農村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
(一)喚醒村民民主參與意識
村官腐敗歸根結底還是要從農村自身尋找藥方,村官腐敗之風可以透視出我國當前農村群眾民主法治觀念淡漠,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亟待加強。然而,較低的文化素質讓村民們不對什么是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認知存在障礙,實踐中《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民主管理的制度難以有效落實,這也是導致一些村干部獨斷專行、以權謀私的重要原因。可見,對村民進行有關村民民主管理方面的宣傳教育確有必要,這是增強村民民主自治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二)促進群眾發揮監督作用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讓法治在基層扎根,關鍵是讓法治意識深入人心,要加強農村村民普法教育,深入開展送法下鄉,普法有利于提高農村群眾的法律素質,推進法治鄉村建設。鑒于當前我國村民現狀,對農村干部群眾的普法教育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多形式多角度的共同參與。喚醒農村群眾的民主法治意識,使基層群眾懂法、用法,知法、守法,發揮好群眾監督作用是治理村官腐敗的關鍵。
(三)讓法治思維模式成為常態
由于我國村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部分村干部缺乏依法辦事的思想意識,甚至一些人直至案發都不承認自己的行為是在犯罪,因此,把村官為民務實清廉教育工作列入村干部教育體系之內,形成制度性教育,自覺規范和約束行為,有效防止濫用權力、徇私舞弊。
三、大學生村官普法宣傳及其完善建議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全面部署。大學生村官文化素質高、民主法治意識強,又身處農村一線,直接面對農民群眾,理應在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清除村官腐敗土壤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村民朋友們,今天我為大家講解憲法中賦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崇州市雞冠山鄉茍家村的大學生村官胡勇又一次站在村委會會議室講臺上為該村的村組干部、村民代表及黨員上法制課。長期以來,由于農村普法工作在人員及經費、機構等方面的困難,使得普法宣傳難以滿足農村群眾學法、守法、用法的需求。大學生普法宣傳員的工作有效地彌補了農村法律人才匱乏,充分發揮了當代青年的優勢,緩解了農村普法因人才不足而受到制約的問題,成為農村法治宣傳中的中堅力量。
(一)創新法制宣傳形式
大學生村官是一群最貼近農民的基層工作者,他們即使是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進行法治宣傳工作,要將普法宣傳寓于農村生產生活中去,利用一切有利時機、有的放矢地開展宣傳。例如,在村干部換屆選舉的工作中,大學生村官需要配合村和鄉的相關部門做大量宣傳工作,還要深入到農戶家中,給村民講解換屆的流程和選民的權利和義務,做好選民的登記工作,這就是進行民主法治教育宣傳的好時機。大學生村官還可以利用熟悉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普法,大學生村官在所在村建立維護村級網站、開設民情博客、建立QQ群、農民信箱等手段,提高民主法制宣傳的技術性和時效性。
(二)深入推進普法內容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時期,大學生村官如何發揮自身黨員、干部的素質優勢,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是一個重要緊迫任務。一方面,大學生村官在基層普法工作中要注重強化《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涉及農民需要的相關法律專業知識;另一方面,推動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落腳點,是使村務管理民主化、法制化和規范化。例如,大學生村官協助建章立制,促進村務公開工作,要積極推進村務公開,對村務公開事項、公開時間、工作程序、意見受理等項進行統一安排,確保村里財務公開不流于形式。
(三)樹立民主法治典范
大學生村官普法,就要以實實在在的行為讓廣大農民群眾相信法律,敢于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且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樹立公正典范,從而推動農村法治工作的進步。發揮大學生村官的法治引領作用,一方面,大學生村官積極參與村矛盾糾紛調解,發揮其熟悉政策法律的優勢,對村民進行耐心的解釋說服教育,協助村干部提出合理化的調解方案。特別是對村組織內發生的土地流轉、征遷安置等復雜矛盾,積極做好協調工作,充分運用思想疏導、政策釋導、實例推導的方法,引導村民通過理性合法的方式解決問題。(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大學經濟與法律學院)
項目:本論文為遼寧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成果(項目編號:1201439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