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性療法治療弱視的臨床療效。方法 108例(176眼)弱視患兒, 綜合應用遮蓋治療法、目力訓練、儀器治療、壓抑治療法, 分析臨床療效。結果 經治療, 基本治愈121眼(68.75%), 進步52眼(29.55%), 無效3眼(1.70%)。其中不同年齡、不同弱視程度、不同注視性質患兒的治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性療法能夠幫助弱視患兒恢復視力, 在年齡較小、弱視程度較輕、中心注視的患兒中治療效果更好。
【關鍵詞】 綜合性療法;弱視;治療效果
弱視是由于視覺細胞在視覺發育階段沒有得到適宜的刺激, 造成視覺功能衰退, 視力減弱, 多發病于小兒階段, 嚴重影響兒童的正常視覺發育, 應引起臨床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本院收治弱視患兒108例(176眼), 綜合應用遮蓋治療法、目力訓練、儀器治療、壓抑治療法等方法進行治療, 取得較好效果, 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0月在本院治療的弱視患兒108例(176眼)。納入標準:①符合弱視診斷標準:遠視視力≤0.8。②無任何其他眼部病變癥狀。108例患兒中男62例, 女46例;年齡3~14歲, 平均年齡(6.14±3.67)歲;單眼弱視40例, 雙眼弱視68例;3~6歲81眼, 7~10歲64眼, 11~14歲31眼;輕度弱視(矯正視力0.8~0.6)61眼;中度弱視(矯正視力0.5~0.2)86眼;重視弱視(矯正視力≤0.1)29眼;中心注視121眼, 旁中心注視55眼。
1. 2 治療方法 詳細檢查所有患兒的視力、視野、注視情況, 確定眼底、眼位、眼球運動等是否存在異常, 排除存在器質性病變患兒。給予1%的阿托品眼膏使眼瞳散開, 評估是否出現屈光癥狀。經過3周治療, 再復查眼底及眼位。對于確診為屈光參差或屈光不正的弱視兒童, 在配戴眼鏡進行矯正的同時, 給予下列綜合性治療:①遮蓋治療法。按照弱視眼睛的不同情況, 分別應用適宜的遮蓋治療法:對于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斜視性弱視患兒應用單眼嚴格遮蓋法;對于屈光不正性弱視者、交替性斜視者應用雙眼交替遮蓋法;對于視力恢復至>0.7患兒應用半遮蓋法。②目力訓練。應用撿豆子、拼圖、穿珠子等方法, 實施眼力訓練。注意訓練時應手、眼、腦相結合, 按照“從簡至繁, 從粗至細”的原則循序漸進。③儀器治療。分別應用海丁格光刷治療法、后像治療法及紅色濾光電治療法等儀器療法。④壓抑治療法。如果患兒對遮蓋治療法依從性較差, 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 可應用藥物進行壓抑治療。壓抑治療法主要應用于視力恢復至>0.2的患兒。
1. 3 療效評定標準 基本治愈:視力恢復達到>0.9;進步:視力進步兩行或兩行以上;無效:視力沒有進步或倒退。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08例弱視患兒中176眼存在弱視, 基本治愈121眼(68.75%), 進步52眼(29.55%), 無效3眼(1.70%)。其中不同年齡、不同弱視程度、不同注視性質患兒的治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小兒視覺系統正處于正常發育的時期,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 可導致視覺細胞無法接收到正常的刺激, 從而造成嚴重視覺功能障礙, 醫學上將之稱為弱視。弱視患兒并不存在眼部器質性病變, 但視力明顯減弱(遠視視力≤0.8), 而且可同時存在屈光不正、參差或斜視等癥狀[1, 2], 可嚴重影響兒童視覺立體性, 在配戴眼鏡的情況下仍無法使視覺功能達到正常水平。
目前應用于兒童弱視的治療方法較多, 應用較廣泛的有遮蓋法、壓抑法、儀器治療、眼力訓練法等。臨床研究表明, 這些方法的治療效果存在一定差異, 綜合應用多種方法的治療效果優于單一治療[3, 4]。本研究結果顯示, 應用綜合性療法治療弱視的效果較為理想, 綜合性療法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使患眼得到多樣化的強化訓練, 使視覺系統接受到多次反復刺激, 從而提高治療效果。研究中還發現, 對于不同年齡、不同弱視程度、不同注視性質的患兒, 治療效果有所不同。①不同患兒年齡。年齡越小的患兒治療效果越好。年齡較小的患兒處于視覺發育的敏感期, 給予適當的治療刺激, 可有效促進視覺系統的正常發育。如果錯過治療時機, 則視力很難恢復正常水平。②不同弱視程度。弱視程度較輕的患兒治療效果較好。因此, 對弱視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家長如果發現兒童視物異常, 應及時就診;臨床上應加強對兒童弱視的篩查, 以免延誤治療。③不同注視性質。中心注視患兒的治愈率高于旁中心注視患兒。因此, 對于旁中心注視弱視患兒, 尤其應加強應用遮蓋法、壓抑法等療法, 以提高治療效果[5]。在治療過程中, 當患兒旁中心注視點逐漸向中心的凹注視點移動時, 由于受到向心不穩的影響, 導致治療無法正常進行。因此, 在患兒旁中心注視點逐漸向中心的凹注視點移動時, 必須先進行一段時間的固定治療, 才能進行后續治療措施。
綜上所述, 綜合性療法能夠幫助弱視患兒恢復視力, 在年齡較小、弱視程度較輕、中心注視的患兒中治療效果更好。在對弱視患兒進行綜合治療時, 應按照患兒年齡、弱視程度、注視性質等不同情況, 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唐秀武, 覃小平, 盧林德, 等.綜合療法治療大齡弱視兒童的臨床觀察.廣西醫學, 2014(2):245-246.
[2] 康映紅, 李麗紅, 李娜, 等.綜合療法治療兒童弱視臨床療效分析.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4, 35(4):154-156.
[3] 張克修.綜合性療法治療弱視的效果研究.當代醫藥論叢, 2015, 13(16):281-282.
[4] 王玨.兒童弱視綜合治療87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5, 38(1):38-40.
[5] 邱志芳.綜合性療法治療兒童弱視療效分析.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 14(21):4837-4839.
[收稿日期: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