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松巖 曹鳳娥
【摘要】 目的 對艾滋病常規化檢測的可行性進行探討。方法 15265份樣本的檢測結果為研究內容, 對患者自愿接受檢查的認可程度、常規性檢查制度、檢測結果以及跟蹤治療結果等內容進行分析。結果 15265份樣本中, 發現艾滋病患者共211例, 占1.38%;其中有過不潔性行為患者有62例, 占29.38%, 有過毒品注射經歷的患者有118例, 占55.92%, 不明原因患者31例, 占14.69%。艾滋病檢測成陽性者有163例, 占1.07%;其中有過不潔性行為的患者97例, 占59.51%, 有過毒品注射經歷的患者有47例, 占28.83%, 不明原因的患者有19例, 占11.66%。結論 在各個省、市、縣、鄉中重點醫院內設立艾滋病常規性檢測制度是可行的, 能夠提升對該地區患者艾滋病人員的控制, 使人們對艾滋病有一個科學客觀地認知, 并且對艾滋病患者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 常規化;艾滋病檢測;可行性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209
艾滋?。╤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由于人類免疫性缺陷性病毒而引起的機體免疫功能性障礙, 患者一旦發病在很短一段時間內, 機體由于免疫功能的缺失而出現防御系統空洞, 進而導致機體受到損毀、感染等威脅, 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會直接致死[1]。艾滋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高死亡性、高傳染性疾病, 當前我國已知的艾滋病患者有15萬人次, 檢測結果陽性的患者有近100萬人次, 所以艾滋病對我國有著巨大的潛在威脅[2]。本文重點說明在各大醫院內將艾滋病檢測作為常規性檢測內容的可行性以及緊要性工作?,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中心2012年8月~ 2013年8月參與并進行檢測的15265份患者的檢測報告, 其中男9782例, 女5483例, 年齡最小19歲, 最大59歲, 平均年齡(32.3±8.9)歲。其中8231例承認曾經發生過不潔性行為, 2371例為性工作者;其中6883例無不良生活記錄, 121例曾與艾滋病患者有過接觸, 4120例進行過獻血;另外有91例承認曾經接觸過注射類毒品, 50例承認曾經在非正規血站進行過獻血。
1. 2 研究方法 以往醫院采用“自愿式原則”, 在“安全、保密、自愿”的前提下對患者進行檢測, 但參與患者不多, 無法達到普及以及調查的作用。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相關建議, 現采用“自愿退出”的原則, 即對所有患者進行艾滋病檢測, 將其作為院內常規性、免費性檢測內容, 如患者不主動提出“退出要求”醫院將視為患者同意, 并且自愿接受艾滋病常規檢測。如患者提出“退出要求”醫護人員會主動為其解釋艾滋病常規性檢測的重要性和意義, 如果患者執意退出, 便不列入入選對象之中?!白栽竿顺觥笔綑z測制度要遵循“知情、詢問、保密”的基本條件, 即患者有知情權、檢測結果的了解權, 醫院工作人員有為患者保密的義務?!白栽竿顺觥睓z測方法與“自愿式檢測”內容一樣, 首先進行常規測紙檢驗, 3 d后對測試呈陽性患者進行進一步“3個月”或“6個月”的詳細檢測。檢測結果應該主動告知患者, 對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進行安撫, 選擇正確的方式告知, 并且給予治療幫助, 使患者擺脫恐懼心理以及低落情緒。全部檢測費用均由國家承擔。另外在檢測過程中, 讓有經驗的醫護人員來操作, 并且做好防護措施, 以免發生意外, 造成不必要的人員損傷。
2 結果
在本次進行研究的15265份樣本中, 發現艾滋病患者共211例, 占1.38%;其中有過不潔性行為患者有62例, 占29.38%, 有過毒品注射經歷的患者有118例, 占55.92%, 不明原因患者31例, 占14.69%。艾滋病檢測成陽性者有163例, 占1.07%;其中有過不潔性行為的患者97例, 占59.51%, 有過毒品注射經歷的患者有47例, 占28.83%, 不明原因的患者有19例, 占11.66%。對這些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以及跟蹤治療, 目前患者情緒穩定, 與醫院的配合程度較高, 在患者正常工作以及社會活動過程中無歧視或是排斥現象產生, 患者病情穩定甚至出現好轉。
3 討論
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顯示, 采用艾滋病檢查常規化是尤其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 無論是對政府部門的管理還是對患者自身生活而言, 都具有正面、積極的意義。我國艾滋病人員數量廣泛, 以往采用重點人員重點檢測或是重點地區抽樣檢測的方式, 但是這兩種方式的自愿性不強, 而且無法得到普及。一般來講艾滋病的重點懷疑對象為性工作者、經常進行不潔性交易人群以及吸毒人群, 但該檢測人群中接受自愿檢測的人員非常少, 加上我國相關的管理制度, 導致該部分人群不進行檢測, 甚至躲避檢測, 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使我國艾滋病患病人數不真實, 而且還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所以, 現階段一種更常規化、普及化、人性化、安全化的艾滋病檢測方法和制度亟待出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的相關規定以及建議, 本院聯合其他省市重點醫院, 于2010年開始聯合開展院內艾滋病常規化檢測計劃, 計劃采用“自愿退出”原則, 對來院就診的患者進行艾滋病檢測, 其中共發現艾滋病以及陽性患者共374例, 且患者情緒穩定, 醫院的幫助下, 病情穩定, 而且仍然進行獨立的社會活動[3-5]。院內艾滋病常規化檢測已經具有階段性實驗意義, 推行艾滋病常規化檢測室解決政府部門對艾滋病人員監管的有效方式, 這種方式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廣泛的基礎條件之上的。以往我國普遍采用點查式、抽查式、建站式的檢測方法, 重點主要是對長途客車司機、較頻繁性交易者、吸毒人群進行重點檢測, 但這種方式無法體現自愿性原則, 而且重點檢測人群較廣, 檢測點不夠靈活, 許多重點人群選擇躲避。而且對于非重點艾滋病患者, 如意外患病、同性戀者等人員普度極低, 其檢測結果缺少可靠性和真實性。院內艾滋檢測常規化可以有效避免該類問題的出現, 檢測人群較為集中、普及度較高, 而且能夠有效降低正常居民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和恐懼心理, 增加艾滋病的防范以及普及質量。
綜上所述, 在各個省、市、縣、鄉中重點醫院內設立艾滋病常規性檢測制度是可行的, 能夠提升對該地區患者艾滋病人員的控制, 使人們對艾滋病有一個科學客觀地認知, 并且對艾滋病患者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許媛媛, 張群, 崔云裳, 等.中國疫控中心性艾中心發表論文指標分析.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3(3):210-212.
[2] 楊忠桔, 尹正留, 李洲林, 等.瑞麗市2005-2009 年醫院無關聯人群HIV 哨點監測結果分析.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2(13): 312-313.
[3] 安曉靜, 張勇, 賈曼紅, 等. 1997-2005 年云南省CDC 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情況分析.中國自然醫學雜志, 2011, 31(16):225-229.
[4] 高艾.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方法介紹.中國健康教育, 2012, 12(21):125-126.
[5] 鄭錫文. 我國艾滋病流行形勢及預防與控制成就.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1999, 20(3):131-134.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