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一敬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家長對子女的培養不遺余力,這不僅體現在對衣食住行及身體發育等方面的物質投入,同時對幼兒早期的學習和教育也給予的相當大的重視。其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同時對記憶力、思維能力等都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教育等筑牢基石。
關鍵詞: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指出:“一個人發展智力,形成概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科學研究表明,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具有豐富靈活的語言表明思維的積極和活躍。幼兒正處于思維啟蒙的階段,對語言的學習就更加顯得重要。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基數龐大造成孩子成年后在婚姻、工作等方面的激烈競爭。很多家長對子女幼兒時期的大力培養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同時,這也是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呵護的體現?,F代對幼兒教育的研究理論獲得巨大的發展,其中對幼兒語言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進步。
一、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馬克思主義語言學說指出,人們在勞動過程產生溝通的需要而產生語言?,F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對語言表達能力的需要就顯得更加重要。幼兒時期是培養人的語言能力的重要階段,對孩子今后的人生都會產生巨大的作用。
(1)語言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現代語言學理論表明,概念、判斷、推理等人的思維活動大部分是通過語言進行。人腦發展與對語言的熟練掌握是分不開的。孩子從嬰兒到幼兒的成長過程,對周圍的事物逐漸建立明確的印象,孩子智力的也逐漸發展起來,其中語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語言促進而幼兒的教育。對幼兒的唱歌、跳舞、繪畫等教育也必須依靠語言這個交流的工具,同時對幼兒的思想品德、善惡美丑等教育也要通過語言進行。幼兒只有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才能聽得懂教師、同學所說的話,才能作出相應的行為。
二、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1.正確發音的培養
語言產生初期便具有語音這種表達形式,后來慢慢發展才形成文字,即使是現代社會也有一些民族只有語音沒有文字??梢姡Z音是語言交流不可或缺的方式。語音主要通過人的咽喉、口腔、舌頭、牙齒等生理部位協調配合形成。幼兒正處于生理發育的初級階段,一些發音器官還不是很成熟,造成一些字詞的發音不是很正確、很規范,會影響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有的甚至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在說些什么。針對這種情況,應在為幼兒樹立正確的發音典范,孩子的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會逐漸改正過來。不應該急于求成去糾正錯誤,聲色俱厲的告訴幼兒那樣說是錯的,那樣往往會讓幼兒對說話產生畏懼心理,對語言能力的培養適得其反。
2.豐富詞匯的培養
原始詞匯的產生和發展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大家都這說于是就固定下來。現代社會也有一部分詞是新產生并成為常用語的詞匯,比如“可樂”、“上網”等。幼兒對詞匯的掌握也不可能自然養成,必須經過家長和教師反復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那是什么,讓幼兒逐漸建立詞匯與事物的聯系。同時,詞匯量的大小也影響著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只有孩子對事物形成相應的詞匯,思維上才能用這個詞匯提出疑問并獲得認知。因此,在提高幼兒詞匯量的時候,家長和教師應告訴孩子詞匯的正確發音,尤其是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應積極告訴他相應的詞匯。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可以適當改變吃會以便于發音,比如吃飯、開車等可以說成“吃飯飯”“開車車”,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幼兒豐富的詞匯。
3.語言環境的創造
整潔、優美、舒適的環境讓幼兒感到愉悅,能夠增加孩子的說話的興趣。比如,我們在房間里放置洋娃娃、鮮花、玩具、排球等,然后組織孩子說都看到什么。這些東西都是被幼兒所喜歡的,他們在適宜的語言環境的刺激下會產生濃烈的表達欲望,會說出房間里“有洋娃娃,有玩具、有鮮花”等詞語。還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增加表達的機會。比如,讓女孩子扮演醫生、媽媽等角色照看娃娃,讓男孩子扮演指揮官、駕駛員等指揮士兵或開玩具汽車。孩子在扮演過程中互相交流,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4.連貫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掌握足夠的詞匯量和正確發音后,語言能力發展到能夠說出連貫句子或句組,能夠用正確的詞匯、句子表達比較復雜的含義。這時,家長和教師應該交給孩子漢語表達的正確語法,包含動詞、名詞、狀語、定語等的正確順序和連貫方法。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先天因素,一些語法規則能夠在某些外部因素刺激下自然獲得。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連貫表達的時候,通過多聽、多說的方式讓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比如,讓幼兒回答教師的問題;讓幼兒之間互相交流;讓幼兒講述一件剛剛發生的事情等。
5.文學素養的培養
文學作品是通過典型形象反映社會生活 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僅以其生動的人物形象和情節給人以思想啟示,而且還能從感情上打動讀者所以,文學作品是向幼兒進行思想品德 知識和美感教育,發展幼兒語言的好形式 幼兒園應充分利用兒童文學作品向幼兒進行教育教學,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引導他們學習文學語言。幼兒普遍識字能力不強,因此文學作品的介紹主要通過教師和家長的朗讀或講述,然后讓孩子對作品發表看法,喜歡哪個人物、討厭哪個人物。幼兒也可以通過觀看文學作品改編的漫畫或電影,來增強對作品的理解。
總之,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身心發展特點來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讓幼兒多說 多練,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平平.幼兒閱讀的有聲廣告——二十分鐘聽讀啟蒙教學法對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實踐研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2] 張明紅.“幼兒園究竟應該教些什么”討論之六:幼兒語言教育內容之我見[J]. 學前教育研究, 2006(10)
[3] 王彤.巴赫金的符號學理論與幼兒語言習得研究——以幼兒“給”核句的習得為例[J].俄羅斯文藝. 2011(11)
[4] 高慧;蘇德.城市少數民族幼兒語言發展的困惑和選擇——以對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家長的調查訪談為例[J].前沿,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