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云仙
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學目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少,致使教學中語言內容學生難以體驗,語言情感難以引起學生共鳴。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運用角色構建,讓學生進入課文,是引導學生感悟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教學實例,淺談了在教學中運用角色構建培養學生情感的一些做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運用;角色構建;培養;學生;情感
在語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專家們精心選擇出來的,都是經典之作。但在教學時,經常有這樣的現象,無論課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敘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學生就是無動于衷。當然這和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關,但我覺得重要原因是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多把自己置于文外,所以語言內容難以引起學生體驗,語言情感難以激起學生共鳴。介于此,我覺得可以讓學生靈活扮演角色,隨機進入課文,促進心理的揣摩、情感的體驗,從而變旁觀者為當事者,變閱讀課文為經歷生活,變感受人物情感為自我流露情感。這樣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感悟。
一、運用角色扮演促進語境的感受
運用角色扮演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設身處地去感受,去經歷,去觀察,去欣賞。這樣,語言文字在學生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語言符號,而是具體豐富的語言形象,他們就能從語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聽到美妙的聲響,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就會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他們就能深切地感受課文所描述的情境。請看《春雨》的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們,現在你就是課文中的孩子們啊,你們在春雨中干些什么呢?
生:我們在雨中種樹。
師:春雨淋濕了你們的帽沿,淋濕了你們的花褂,你們為什么還在干呢?
生:春雨來了,正是我們種樹的好時機,我要把它們快快栽下,我要讓它們快快長大。
生:我們要為大地換上新裝,我們要為祖國搞好綠化。
師:看到小朋友們干得這樣起勁,春雨又沙沙地響了,它在干什么呢?
生:它在贊揚小朋友們呢!
師:如果你就是春雨,怎么贊揚小朋友們呢?
生:我會說:“小朋友們,你們真是綠化祖國的紅領巾。”
生:小朋友們,你們真是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生:小朋友們,你們為大地添上了新綠,你們真是綠化祖國的好兒童。
在上述事例中,教者引導學生充當課文中栽樹的孩子,充當課文中的春雨,課文中的詩句,變成了具體的形象出現在面前,從而使學生在情境的想象描述中,具體而深切地感悟到孩子們為綠化祖國,美化家鄉的好思想。
二、運用角色扮演感受情感
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他們對課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動真情,教師就要充分體驗學生的情感,努力使學生的情感與文本情感相融合,為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教師本身動情外,可讓學生充當文中角色,盡量使他們忘記課堂。讓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和文中的人一起經歷文中的事。這樣,他們全身心地參與課文生活,全身心地投入課文情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與作者與文中人物想法相近,感受相似。如《再見了,親人》第一節在初讀理解的基礎上,可讓學生作大娘,教師以“記者”的角色巡回行間隨機“采訪”:①大娘啊,您身體支持不住了,為什么不回家休息呢?②您是擔心我們會把您這位朝鮮阿媽妮忘懷嗎?③大娘啊,路上是那么危險,您為什么給我們送飯呢?④大娘啊,敵機來了,您為什么丟下惟一的親人,而把我們的傷員背進防空洞呢?閱讀寫小金花和大嫂的段落也可采用類似的方法。這樣讓學生充當角色,表述內心,外化感受,能有效地活化內容,動化教材,趣化教程,以強化學生對內容和中心的理解,深切感受大娘、小金花對志愿軍戰士的深厚情誼。
三、運用角色扮演感受語旨
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深刻蘊涵,這是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心思想的重要方法。為此,可在初步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扮演角色,使他們進入課文中去更深切地感受情境,更深刻地理解中心。如:《揠苗助長》閱讀中,教師是這樣引導理解寓意的:
師:面對那枯死的禾苗,如果你來到了田頭,你會怎樣指出拔苗人的錯誤呢?
生:老伯伯,你錯在不按莊稼生長的規律辦事,莊稼生長靠它自己,你怎么能把它往高里拔呢?”
生:老伯伯啊,你錯在不按事物的規律辦事,幫助禾苗生長的想法我認為是不錯的,但用的方法可不對呀。你可以用加強管理的方法促使它生長啊!
師:面對枯死的禾苗,面對人們的教育,如果你是那個拔苗的人會怎么想?
生:我會這樣想,我真是太不應該了,怎么能不顧莊稼生長的規律亂干呢?花了時間,用了氣力,真是吃力不討好,我得接受教訓啊!
師:如果你是那拔苗人,你會怎么做呢?
生:我一定要向老農請教。
生:我會把地翻了,重種莊稼,然后加強管理,使莊稼獲得好收成。
師:我們這里有這樣的拔苗人嗎?
生:沒有,誰也不會干這樣的傻事。
師:有沒有類似的人呢?如著急想把事情辦快一些,而用一些傻辦法的?
生:有,我哥哥平時不注意訓練,體育達標驗收的那天早上,他雖然很早就起床去擲壘球,但這是臨時抱佛腳,怎么會及格呢?生:我隊有個女青年吃減肥藥,醫生讓她一天兩片,可她卻一天四片,結果把身體減出病來,進了醫院。生:我爸爸廠里有個工人,加工一種零件,本來要6套工序,可他嫌麻煩,減了一道,結果成了廢品,他本人受到了處分,還給廠里造成了經濟損失。
師:從這則寓言,你會告誡自己和他人該怎么接受拔苗人的教訓呢?
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按規律辦,不能一時求快,好心辦壞事。
生:做什么事想快一點是可以的,但要講究方法,否則,不僅快不了,還會把事情辦糟。
在上述事例中,教者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一會充當拔苗人,一會兒充當旁觀者,進入情境,介入其中,談看法,提建議、說感受。這樣,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生活儲備和知識積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求索,以淺化知識難點,活化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加深了對課文中心的感悟。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角色扮演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體驗情感的有效途徑。角色扮演也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的活動,能激發出學生積極探究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