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明 錢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廣,從新課改到現在,以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題地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素質教育推廣力度和成效可見一斑,但是在很多偏遠的山區農村小學,由于地理位置的約束和經濟條件的限制素質教育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觀測落實,本文將結合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況,對山區農村小學在語文方面的素質教學進行簡要討論。
關鍵詞:素質教育 山區農村小學 語文教學
素質教育在我國的推廣已經有很多個年頭了,在我國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以及西部城市地區推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學生綜合素質有著明顯的提升,但西部偏遠的山區和農村地區的素質教育推廣仍舊不理想,效果不佳,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山區農村小學教育條件差,受地理位置影響,交通閉塞,信息傳遞慢,監管難度大,導致了山區農村小學素質教育難以正常推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一、農村山區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困難
1.師資隊伍素養不高
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學校和老師,學校是素質教育的載體,老師是素質教育的教育主體,所以學校和教師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關鍵。所以,要想素質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師隊伍的壯大和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關鍵。其中,直接參與素質教育的教育主體老師,更是素質教育推行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的情況是,山區農村小學基礎設施條件差,教師待遇不高,這就導致優秀教師都不愿意留在這樣一個條件低的農村地區,學校留不住教學人才。同時,很多長期留校的學校老師,由于年齡和學習能力為題,難以接受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在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山區農村小學的素質教育難以深入推行,素質教育效果自然不佳。
2.以“考試”為主的教學評價制度的局限
我國大部分地區通過推行素質教育,學生的評定并不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但是在素質教育推行緩慢的山區農村小學,綜合社會、學校、老師各方面的原因,對教學質量的評定仍舊是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分數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老師教授效率、學生好壞優劣的標準。再這樣一種環境下,應試教育那種一切為了考試而進行的教學模式仍舊十分普遍,老師就算有素質教育的想法,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也難以實現,所有的教學活動不自覺的圍繞考試進行,課堂再一次成為了教學的中心,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再一次成為了主體,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隨之而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素質教育推行難度可想而知。
3.教學設備極端落后
素質教育的推行要求具有相對完善的教學設備,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已經開始融入課堂,包括多媒體在內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山區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極度不完善,很多學校根本沒有信息技術教學裝備,有的學校甚至于一間多媒體教室都沒有,教學活動只能依靠黑板、粉筆進行。由于學校地處山區,信息技術設備的安裝費時費力,同時維護也是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如此教學條件下,素質教育的開展無異于無水之源。
二、做好山區農村素質教育的一些有效對策
1.轉變教育觀念,重視素質教育
思維決定行為,要想讓素質教育在山區農村小學落地生根,就要先改變學校、老師以及家長的思想觀念。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分數固然是衡量學生的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標準,老師應該要善于引導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在教學活動中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進行培養;教師要將素質教育的內在思想體現在教學活動中。從學校的角度來講,一方面應該完善素質教育所需要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要倡導素質教育的觀念,鼓勵學生多方面全方位的發展,將教書和育人的觀念相結合,并落實到行動中。從家長方面來講,要改變固化的思維,可以不用理解什么叫素質教育,但是對于學校和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應當大力支持。
2.充分利用山區資源,開展素質教育
山區農村小學的素質教育難以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教師及學校沒有將素質教育的內涵理解透徹。山區的素質教育推行就應該立足于實際,將素質教育的實質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而不是單純的進行教學內容的復制。例如山區具有城市地區不具有的多樣地形地貌、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資源,都是可以成為素質教育題材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的時候可以從本地實際入手,將資源運用到語文教學當中。例如在進行《長征》等相關類型的課文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使孩子們對山區有正確的認識,增強學生對于大山里的家鄉的情感。
3.注重拓展延伸,深化素質教育
在學校素質教育物質基礎不完善的時候,作為語文老師,可以通過豐富學生閱讀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拓展面。在山區農村小學,素質教育的物質條件有限,再這樣一種情況下,精神層面的拓展延伸對于學生是十分必要的。課外閱讀作為一種豐富學生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用其輔助進行素質教育。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的問題就是因為學生的閱讀量太少,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從課外閱讀入手,深入素質教育,讓學生在開闊視野,增強語文知識積累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魏玉梅.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J].林區教學.2009(01)
[2]李俊強.貧困山區農村學校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9(X4)
[3]高正緒.山區農村寄宿保育制小學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2(10)
[4]黃文峰.如何讓山區農村孩子的課外閱讀落到實處[J].基礎教育研究.2013(02)
作者簡介:
竇明(1975~ ),性別:男,籍貫:渝武名族:漢,學歷:大專研究方向:語文。
錢偉(1977~ ),性別:男,籍貫:渝武名族:漢,學歷:大專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