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要]英語是每個人學習階段必修的一門課程,在各個學習時期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具有極強的口語交際技能為我們的發展及成功奠定了基礎,只有具備了優秀的口語交際能力,我們才能充分地表達想法、意見和觀點,由此可見交際能力與技能的重要性。本文就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相關措施以達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技能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口語 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6-0215-01
交際能力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社會語言學家Dwell Hymes在1927年首次提出,從一般意義上來說交際能力是一個人運用各種可能的語言和非語言(肢體、面部語言等)手段來達到某種交際目的的能力。而口語交際能力是用語言手段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包含口語技能和口語交際技能。口語交際技能是指在特定的語境下,使用正確、得體的語言進行口語交際的技巧和能力。然而,中國的學生在學了很多年的英語之后用英語進行交流張不開嘴、不敢張嘴、想說又不敢說的局面比比皆是,能用英語與人交流的人更是鳳毛麟角,為此筆者從當前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出發,對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一些寶貴的意見。
一、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薄弱的原因
(一)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我國的外語教學多重視讀寫,而忽略了聽說能力的培養,這都是應試教育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各個技能之間的關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雖然教學大綱做了調整和修改,也注重了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但在大時代背景下教師仍然注重對學生的書面教育,而輕口頭教育,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形式和以筆頭練習為主的方式仍未得到徹底改進。
(二)口語練習環境的缺乏
雖然現在的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自己也能夠找機會鍛煉口語,但在中國這個大背景下,學生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口語訓練,每個星期有限的英語課時等因素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
(三)背景知識及詞匯的缺乏
儲備大量的單詞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前提,雖然很多學生樂于并且愿意交流,但單詞量的缺乏往往導致其交流的失敗。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我們要想成功地進行交流,文化知識的儲備必不可少,學生要最大限度地了解英美國家地理和人文知識,這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至關重要。
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措施
(一)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團隊討論式教學
口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已被大多數教師所接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能鼓勵學生在使用語言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所設定的環境盡可能多地接觸口語,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達到提高口語能力的目的。學生在上課時圍成圓圈而坐,面對面交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指導者、監督者、組織者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交際。
(二)激發學生興趣,創立良好的交際環境
交流是雙方或多方的活動,學生能否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其中,能否使學生有進行交流的欲望都與教師有著緊密的關系。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暢所欲言。在話題的選取上要注重趣味性、熟悉性,讓學生在練習中有話能說、有話想說。同時,教師還可以采取鼓勵或獎勵的機制為學生的口語練習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參與。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
為了激發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教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以豐富多彩的課內和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采取presentation形式讓學生鍛煉口語,可采取開展辯論賽等形式讓所有的同學都參與進來;其次,在課外教師可采取英語朗讀比賽、英語歌曲大賽等多種娛樂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教師可以在學生感興趣的領域選取話題,讓學生課后以組為單位編英語話劇或英語戲劇小品,既起到了娛樂的作用,也達到了鍛煉口語的目的。
三、結語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把課堂學習和語言使用聯系起來,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內外由“要我說”轉變成“我要說”,由被動變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交際環境,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謝美蓉.大學英語口語考試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芻議[J].南方冶金學院學報,2002(05): 56-58.
[2]耿廣利.論英語課堂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開封大學學報,2001(12):31-35.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