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要】 隨著互聯網數字媒體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人們的閱讀行為隨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數字媒體已成為閱讀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問卷調查與抽樣說明,分析數字媒體對其閱讀內容、閱讀偏向和閱讀時間等各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而探討大學生對紙質文獻和在線文獻的選擇態度與方式。最后根據調查結果總結數字媒體對大學生閱讀行為的影響。
【關鍵詞】 數字媒體 閱讀行為 在線文獻 紙質文獻
引言:隨著互聯網數字媒體廣泛的應用和日益普及,給人們的閱讀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由于網絡信息有著易獲取、內容豐富和交流便利的優勢,人們對數字化媒體的應用也日漸頻繁,許多大學生逐漸使用數字媒體來滿足對閱讀的需求。研究數字媒體對大學生的閱讀行為影響,成為了當代教育學、計算機科學等所首要關注的課題,從中了解大學生對數字媒體的興趣和態度,并在實際生活中對此進行改善,是非常有實踐意義的。
一、數字媒體對大學生閱讀行為影響的問卷調查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針對數字媒體對大學生閱讀行為的影響,通過開放性和選擇性問題相結合的方式,了解大學使用數字媒體的閱讀方式、閱讀時間和閱讀內容等各方面內容。問卷主要是以被調查者的自我認知為切入點,切實了解大學生讀者從過去到現在閱讀方式和閱讀時間的變化情況;同時,由于在線文獻和紙質文獻有著各自的相關用戶和優勢,部分用戶對傳統的紙質文獻有著一定的依賴和認可,問卷設計者還將調查問卷被打印和在線文獻下載次數作為調查問卷的一部分。
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規模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國網民的規模已經達到了6.49億,全年總計新增網民3117萬人。同時互聯網的普及率也已經達到了47.9%,相較于2013年12月提升了2.1個百分點。為此,本次調查問卷主要以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作為主要問卷調查對象,這與當前數字媒體主要用戶的職業構成和年齡較一致,也比較符合此次被調查者的專業素養[1]。
二、調查結果分析
2.1閱讀時間
調查問卷首先調查的是閱讀時間,統計結果表明,本科生中被調查者的閱讀時間總和沒有過多的改變,但研究生由于其對文化知識需求量較大,有51.51%的被調查者閱讀時間相較于原來有所提高,而時間減少者有28.2%,在閱讀文獻時間上有著明顯的提高。根據以上信息可以顯示數字媒體架起了在線文獻和用戶之間的橋梁,使用戶可以更好的運用網絡資源獲取在線文獻。
2.2閱讀愛好與偏向
紙質文獻的長期存在,給許多用戶帶來很多真實的體驗和良好的閱讀感受,所以在調查過程中,人們更加傾向于紙質媒介,同時對在線文獻和紙質文獻的意見基本不相上下。盡管如此,由于網絡資源有著信息量大、獲取方便、豐富的優勢,在被調查者中還是有77.61%的研究生和61.01%的本科生會經常在網上查閱下載文獻閱讀[2]。
2.3閱讀內容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情況統計信息報告中指出,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研究、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為明確用戶對紙質文獻和在線文獻的選擇依據,本次問卷采用了開放性問題了解被調查者在不同情況下對紙質文獻和在線文獻的需求。根據結果顯示,在線文獻有著各方面的優勢。與此同時也逐漸發現了研究生被調查者主要是對文獻的專業性、篇幅和內容比較敏感,而本科生中被調查者更多的是傾向于文獻獲取的難易程度和成本。
三、數字媒體對大學生閱讀行為的影響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在線文獻閱讀偏好和閱讀感受并不會因性別、學歷和專業所限制,但被調查者之間的差異是極其明顯的。當用戶對在線文獻存在不滿時,其將會選擇另一種途徑去尋覓自己所需要的資料[3]。
在閱讀方面,數字媒體閱讀方式的出現將人們帶入了另一種顏色豐富的世界。在這里,人們可以獲取到較多的音樂、圖片和動畫等各種形式,進而體會到更加人性化和趣味性的感受。同時,前沿信息和新的資訊也有著更新速度快的優勢,因此無論是在獲取信息方面還是在娛樂休閑方面,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是,目前名著、小說、文學還需要有較多的理解時間和較高的專注程度,對人體的注意力和視覺都帶來帶了較大的干擾,用戶如今仍保持在使用紙質文獻閱讀的習慣,并期待著電子書在今后的發展中可以更加完善。
四、結論
數字媒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改變,其中給閱讀行為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雖然目前在閱讀習慣上沒有紙質文獻受歡迎,但是其資源豐富,使用方便的優勢,在今后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值得推廣。
參 考 文 獻
[1]鄭小茹.大學生閱讀傾向與高校圖書館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1(01):85-88.
[2]王曉丹.大學生數字媒體閱讀實證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2,12(06):131-135.
[3]俞紅蕾.大學生手機閱讀動機研究:以南京地區為例[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5,13(0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