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紅旗
[摘 要]電影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大眾娛樂項目,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追捧,將電影這種宣法方式應用到教育教學中來,對學生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都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電影課 教育 教學 智慧
[中圖分類號] G62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5-080
電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糅合了傳統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內容,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內容。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先生就曾在寫給紐約羅里奇博物館的信中說:“電影作為一種對人類精神幼年時期的教育方法,是無與倫比的。因為電影可以使思想劇情化,這比用其他方法更容易被兒童接受和理解。”在小學階段開設電影課程,無疑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它能提供一種充實的文化情境,讓學生體驗和感悟,給學生暗示和導引,以一種非預期的方式影響學生的態度與價值觀。
近年來,我校依據影視課程鮮明的時代性、典型的生活性、形式的多樣性、情感的真實性和內容的豐富性等特點,積極參與電影課程的開發,并與國內最頂尖的電影教育課程機構合作,從全球電影資源中篩選出精品,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的首開電影課,為學生開啟了一扇融知識、情感、趣味和思想于一體的智慧之門。
下面介紹一下近年來我校電影課程的開發情況及經驗做法。
一、五環節——構建科學優化的課堂結構
學校堅持倡導“知行合一,手腦雙揮”的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學做“真人”,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據此,我們研發出以學生為主體的“五環節”電影課堂結構,探索電影課的操作模式。
第一環節選片活動:學校根據一至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先確定不同的教育主題,再圍繞主題選擇相關電影,然后由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選片。這個過程既是一個增進理解的過程,又是一個合作的過程;第二環節觀片活動:每周五下午,教師和學生一起看電影,適時邀請家長參與活動。這個過程不只是為了觀看電影,我們要求教師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孩子和家長的動態及反應,為下一輪的教學調整及下一環節的教學做好準備;第三環節議片活動:觀片后,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可以開展口頭評議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辯論,寫影評等。所謂評議,可以是對電影情節的復述,或是獨到的發現等。鼓勵學生不拘一格,做得感性且直觀、豐富且活潑。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應注意傾聽學生評議,并在適當處給予提點,以激發出不同階段學生言說的能力和描述的能力。活動開展得越順利,學生的記憶、言說、想象等能力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培養;第四環節實踐活動:各班根據各自的目標和電影課的具體內容,開展制作電影手抄報、電影精彩片段再現、模仿秀等活動;第五環節總結活動:每主題單元活動結束后,以班級或學校為單位及時進行總結。一方面推廣優秀作品,如錄制創意活動視頻,拍攝微電影,制作展板等;一方面組織學生反思電影活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改進。
我校的電影課堂結構,簡圖如下。
二、四部曲——建設豐富合理的課程內容
我校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及意見,結合社區和家長的反饋意見以及一線教師在電影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意見,不斷豐富課程內容,逐步建立并完善富有“新苑特色”的電影課程結構。現已構建了電影課程內容“四部曲”,為學生的快樂發展提供服務。
第一部曲:好片周周看。電影課程雖然是校本課程,但我校強調觀片常規化,實行嚴格每周一部的課程化管理。同時加大環節和過程的執行力度,設置課前導看和觀后影評環節,指導學生觀片;第二部曲:同一主題成單元。教師加大前期備課及相關準備力度,將現有影片歸類整合,以同一主題的系列電影為一單元,結合學校的學段規劃要求,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成長中的知情意等問題;第三部曲:學科電影課對課。學校一直致力于優秀電影與教學教育的整合,不斷催生教學觀摩課、名師課以及微課等精品課類,不斷加強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第四部曲:電影文化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電影文化活動,以鞏固和深化教育的效果。
三、五課堂——創造有趣多樣的實施平臺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學校順應學生喜好與要求,不斷拓寬渠道,創造學生喜聞樂見、有趣多樣的活動平臺,努力打造好“五課堂”電影課空間。
其一為班會課。各班參照我校電影課校本教材,利用班會課時間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開展相應的電影文化實踐活動,側重于品德、行為與心理等方面的培養;其二為整合課。根據學科教學的需求,將影視素材與學科整合。如電影翻轉課堂的制作與播放,以達到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其三為拓展課。在社區少年宮活動時間,增設了微電影制作、電影片段配音、電影創編、電影橋段表演、電影人物秀、電影繪畫等活動項目,供學生選修;其四為節日課。將電影元素融入學校的品牌活動四節中,不斷豐富課程內容,不斷提升活動品質;其五為采風課。要求各班每學期要開展兩次以上校外采風活動,并將有關照片和視頻制作成微電影,將瞬間轉成紀錄,將細節化為藝術,引導學生走進社會、關心社會,從而知道感恩社會、奉獻社會。
四、五步法——建立常態有效的保障機制
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了電影課程實施“五步法”長效工作保障機制。
一是定期培訓。每學期舉辦教師和家長培訓會,不斷提升教師和家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電影課的認知水平。二是不斷總結。每學期召開一次電影課階段研討會,研究問題、商討改進的舉措,總結經驗和教訓,并制定長短期目標及計劃等;三是充分調研。每學期末召開學生和家長電影課座談會,充分收集來自學生和家長的信息;四是及時表彰。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評選十佳少年、電影藝術明星、文明小天使等,也要對班主任進行考核,對表現突出者授予榮譽獎牌;五是大力宣傳。每學期初將電影課工作計劃通過教師會、家長會、網站、櫥窗、展板、廣播站等渠道公布于眾;每項活動結束后,及時展出優秀學生的典型事例、優秀作品,以及活動的相關剪影。
令人欣喜的是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電影課程不但如期開設起來了,而且質量也得到了切實的保障。通過我們電影課程培育的學生,在知識、情感、趣味和思想等方面,相比以前都有了較大的提升。豐富多彩的課程文化建設,使在校的學子獲益。這也是我校不斷豐富課程體系,不斷追求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宗旨。
更令人欣喜的是,由我校獨立研發的電影校本教材已初步完成,這是學校乃至全市教育文化建設方面的一件大事。而裝幀精美、內容健康活潑、品類豐富的電影教材《生命智慧》(低、中、高三冊)一出品,就得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同時也大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不少地區的教育同行,也對我們的做法贊賞有加。這對我校既是鼓勵也是鞭策,我們將會以此為契機,將包括電影課程在內的整個課程體系做得更好,為學生打開一扇智慧之門。
(責編 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