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惠萍
摘 要:可編程控制器(PLC)是應用繼電接觸器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基礎上開發的一種新型工業自動控制裝置,是結合計算機技術在工業自動控制領域的應用技術。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經濟慢慢復蘇,PLC技術借助微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自己的獨特優勢,已經在工業控制中迅速崛起,在工業生產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幾乎取代了傳統的控制方式。因此在中技學校的電類專業中進行PLC新技術的教學學習是迫在眉睫的。在中技教學中開展PLC技術,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形成完整性、系統性的概念,而且更易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思想,以適應現代社會崗位要求。
關鍵詞:互動教學; 興趣; 廣泛應用; 技能培養; 中技的教學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115
可編程控制器(PLC)是集合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為一體的新興自動控制裝置。它改變了傳統的控制方式而是應用軟件來實現控制功能,具有編程簡單易學、組裝維護方便、體積小、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等諸多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的各個領域,成為現代工業自動化三大支柱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適應工業設備 ,滿足企業用工要求,近幾年,許多技工學校都開設了PLC課程。這門課程的學習與其它專業課的學習明顯不同,運用抽象的思維學習理論知識;結合技工學校的學生情況,學生大部分文化基礎薄弱,缺乏學習的動力,厭學情況普遍存在,培養抽象思維,這就給技校教師的教學增加一定的難度,如何在技工學校教好這門課程?意義重大,因此我們必須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首先我們談談目前PLC發展的現狀:
1 PLC發展的現狀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是在繼電接觸器控制和計算機控制基礎上開發的工業自動控制裝置,是計算機技術在工業控制領域的一種應用技術。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微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推動了PLC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其功能越來越強大,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闊,已廣泛應用在各種機械和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中。
以前PLC還沒有推廣時,我們不需要人人都掌握PLC技術,只要在企業有一些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它就可以。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技術的突飛猛進,PLC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功能日益強大,PLC控制設備已經遍布到各個生產企業,為了能在企業快速的適應PLC生產設備,這就需要企業在招聘電類專業人員時已不能單單看他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看他的PLC技術。而對于在企業生產線上的普通操作工來說也要懂得一些關于PLC的專業基礎知識,以便能夠正確的使用生產設備。同時當生產設備出現問題時,又可以在第一時間明確問題根源,從而及時的告知相關的工作人員,這樣就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提高了生產的效率。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工業發展形式,PLC技術在工業控制中日漸重要性,中技學校的電類專業畢業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的是工廠電氣設備操作的一線技術工作,而電氣設備操作的技術工作主要就是PLC技術工作。因此,在中技學校電類專業開展PLC課程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在教學方法上,展開項目式教學
《PLC原理及應用技術》課程具有雙邊性、典型性、綜合性、實踐性和實用性五大教學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既有新知識講授,又有前沿專業課的復習;既有抽象理論學習又有實際動手操作;既有編程套路又有創新思維;即有基礎模塊又有綜合應用實例。同時技工學校普遍面臨一個現象: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差,學習興趣淡泊。因此,在《PLC原理及應用技術》課堂教學上,尤其是PLC學習方法和編程思路等教學內容上,最適宜于采取項目式教學法。為了促進項目式教學 ,在教師備課時就要求將教材中靜態的知識點轉變成課堂上動態的知識點,分項目把該項目中涉及到知識點映射出來,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學習知識點,并且設計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思考問題,養成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實施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打破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3.1 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有保證
每個課題項目安排一個重點事例,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又不脫離教材。這些實例越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就會對它感興趣,自然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就會增強,學習熱情自然會高漲。因此,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更要注重這一點,在不偏離教材的前提下,盡量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引入課堂,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容易理解所學東西,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深溫。
3.2 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題實例經過細細篩選,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要求。在安排課題實例時,向學生指明哪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并且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難以處理的問題時,我們會給以相應的指導,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的處理辦法,解決問題的步驟,方法。選取的課題實例都是由簡入難,慢慢深入,從而積累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逐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提高競爭意識鞏固所學知識
壓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帶著任務去學習,老師在每個教學項目中實行單元測驗環節,每完成一個課題項目,就有一個與之內容相匹配的單元測驗。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用心用腦,認真努力的完成課題。實行單元測驗環節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了,并且進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學習,從而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老師經過單元測驗結果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哪些內容是薄弱環節需要再次鞏固?這也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視的的部分。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理論學習增強了,編程思路開拓了,學生學習PLC技術的應用能力明顯提高。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方法上,采用項目式教學提高學生PLC技術學習是行之有效的,讓學生把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形象實際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抓住要點培養學生興趣可以開拓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職業能力,從而讓學生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上能夠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廖常初.PLC基礎及應用[M].機械工業出版社.
[2]孫平.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劉爽.PLC原理及應用技術[M].電子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