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為
【摘 要】初中階段的教育工作應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育者應當改變現有的教學格局,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效益;教學策略
數學無疑是初中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學科。長期以來,以考試成績為主要目的中學數學教育,成為了教育的主流,這種教育模式嚴重降低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益,導致學生數學綜合素質不高,缺乏創新意識。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觀念落后,以應試教育為主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初中教育者漸漸了解了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數學教學的任務較重,為了保證升學率,教師依舊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只是片面的追求學生的卷面成績,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學生只知道按照固定步驟解決數學題目,創新性被嚴重限制。學生在重復解題的過程中漸漸地淪為了數學機器,教育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應試教育的目的是保證考試成績,這與培養全方面發展的中學生的潮流背道而馳,因此教師要更新觀念,改變以應試為主的初中數學教育。
(二)教師教育方法不當,課堂氣氛沉悶
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難度較大,這就要求教師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講解課本的知識。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一直是課堂的支配者,教師只負責講解課本內容,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思維被限制住了,課堂氣氛非常沉悶。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教材中的素材轉變為供學生討論和探索的材料,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三)學生缺乏有效的課后練習
數學教學中出現的每個新知識點,都需要及時的練習來鞏固。做課后練習不僅是對課堂內容的一個回顧,更是引導學生思維發散,舉一反三的重要途徑。課后練習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互相攀比教學成績、學生深陷題海等數學教育中的不良現象,讓學生難以高效率地完成課后練習。片面的追求課后練習的數量,將會導致課后練習的質量低下。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做錯一些題目,而錯題得不到及時的講解,也是導致學生數學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錯題是學生的學習短板最明顯的反映,如果學生不能與教師及時溝通解決,那么不懂的知識點將會越積越多。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措施
(一)更新教學觀念,深化素質教育
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上,教師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學習過程。記憶程序化的解題步驟的確有利于考試,卻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僅僅為了分數的教育是功利化的教育,教育更重要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思維,開拓看問題的眼界。因此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素質,由偏重知識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技能與方法。比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勾股定理》這一課內容時,就應該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勾股定理的內容很簡潔,傳統數學課堂上,教師可能一節課就上完這一章,然后就帶著學生不斷的做練習題。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學生一知半解,這種情況下過多的練習反而有害。其實教師除了講解勾股定理的應用,還可以介紹古今中外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教師在介紹證明方法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獨立證明出勾股定理。
(二)改變教學方法,提倡學生自學
長期以來,初中生的數學學習主要以接受性學習為主,理解教材上的內容和教師的筆記,是初中生在課堂上最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一味地聽教師講解知識,而學生不思考,是一種低效的學習方法,容易導致學生的運用知識能力無法提高。在時間有限的初中數學課堂上,要想提高教學效益,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情況和教材的特點出發,把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與教學目標內容等因素相結合,設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比如在第二十章課題學習《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中,教師就應該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讓學生自主地分析的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學生在完成課題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出現的問題。這比坐在教室里盲目的做統計練習題更為有效。
(三)注重例題,提高課后練習質量
學生的數學能力是通過解題表現出來的,所以提高數學能力就得提高解題能力。教師在解說課本新知識點的過程中,都會解說幾道課本例題。學生掌握了這些例題,就等于把握住了解決大部分題目的關鍵。因此教師要特別重視這些例題。除了課堂例題外,課后練習也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關鍵。教師要把握好課后練習的質量,不能讓學生盲目地采取題海戰術。比如在第九章《不等式》這一章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就要嚴格把握好課后練習的質量。與不等式知識相關的練習題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要求解不等式,畫出不等式的值域等。這類題目只要掌握了課本例題就足夠了,多做聯系反而是浪費時間。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新類型的、聯合實際的題目,比如不等式的證明;不等式在工程中的運用之類題目。數學教學所追求的目標,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而是教給學生一種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數學教育一直是教師和學生所關注的焦點。然而傳統教育模式中的種種弊端,嚴重影響到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益。對此,要想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就需要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致力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敏.利用非智力因素實施快樂教學——淺議提高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益[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12)
[2]王金玲.淺析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與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4)
[3]袁小慶.“步步為營”,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J].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