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鳳
摘 要:本文從教學藝術的視角和本質出發,審視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部過程,涵蓋了課堂導入、交流、語言、提問、板書以及組織教學等環節,以達到對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的藝術性進行深入研究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09-01
課堂教學藝術是教學藝術的一種。教學藝術就是受制于教師個性風格,具有美學價值和創造性運用各種教學藝術的個人才華的體現。課堂教學藝術實質上是教師本人的教學技巧與他或她的獨特的創造力和審美價值傾向相結合的產物。教學藝術依教學性質,可分為課堂教學藝術和非課堂教學藝術。這里我們只講課堂教學藝術。
一、課堂教學藝術的本質特征
教學藝術是在一定的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對教學進行藝術表現和科學再現的優化教學,是一種藝術化的教學。在這里需要遵循其科學性和藝術性,又要求教師通過靈活嫻熟的教學手段、方法和技巧對教學進行優化處理,且教學的過程充滿個性和創造性,使其別具風格。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理解:
1、形象性。教師借助語言、表情、體態、技巧、圖像、音響等方式來表現和傳播教學內容的思想感情,變枯燥的、抽象的教學內容為生動的藝術形象,刺激、震撼、滋潤、陶冶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情理性。教師的態度以及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都是建立在科學再現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的,也是需要師生關系融洽方可的,無論是教還是學,對待客觀事物的情感都是理智的。
3、審美性。教師的審美價值或教學的美主要分為外在美和內在美,教師儀態、語言以及板書等都屬于外在美,而內在美主要是指教學的風格、意境等,例如鮮明獨創、穩定成熟。只有這兩種美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顯示出教學魅力或審美價值。
二、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
讓語文課堂充滿勃勃生機,寓教于樂,最大限度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課堂教學藝術化,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讓學生喜歡語文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同時讓教師也認識到精心設計教學流程,錘煉教學語言的重要性,更新教學觀念,把語文課堂營造為藝術的舞臺。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1、課堂導入藝術。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為開頭好了,自然可以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欲望,課堂教學的導入是否精彩,直接影響著這節課的成敗。因此,我們在一起討論分析,達成共識,就是上課開始,教師要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導入,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迅速地進入角色。一節成功的課的開場道白,猶如樂器定調。奧地利樂團指揮韋勒說,這個調定得如何,將決定全部演奏的成敗。語文課上攫人心魄、富于魅力的導語,就是一首交響樂中美妙絕倫的序曲。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是離不開引人入勝的導語的。
2、師生交流藝術。課堂藝術其實就是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的藝術。在師道尊嚴的影響下,學生往往是仰視教師,敬畏老師,無形之中師生之間就產生了一道隔膜。學會和學生溝通,讓學生把老師當作朋友,因為“親其師而信其道”,也就是創設和諧課堂,與學生進行心理的溝通便顯得無為重要。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級中平等民主參與的一員,放松而輕松地去感受語文課堂的魅力。
3、課堂提問藝術。教師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提問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不同的影響,為了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好,教師應當建立合理有效的提問機制。具體來說,教師的提問必須是適當的、適時的,切不可整堂課都在提問,這樣只會讓學生覺得很有壓力;也不可以整節課沒怎么提問,這樣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不專心狀態。所以,提問就是一種藝術,教師如何正確地提問呢?舉個例子,在教學《掩耳盜鈴》這則寓言時,教師可以在讀完寓言之后,提問學生:“大家可以從‘掩耳盜鈴這四個字猜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嗎?”學生便會根據詞義來進行猜測,有學生說:“是捂著耳朵,然后偷鈴鐺。”教師便可以順勢將這個答案與課文結合,看看學生說得對不對。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思維得到發散,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
4、教學語言藝術。語文教師就是要用語言來感染學生。語文課堂語言應該是充滿激情,能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和學生在語文世界里同樂同悲,語言要么高昂,要么激憤,要么低沉,要么沮喪……課堂語言還應該是豐富的,富有文采的,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再次課堂語言應該是簡練的,不能嗦嗦,開宗明義,一針見血,恰到好處。
5、板書設計藝術。板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堂課都離不開它。板書就像一個“微型的教案”,把知識很簡明、形象和直觀地傳達給學生,不僅可以在縮短教學時間的前提下,快速地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整個框架結構的理解,方便進行分析,把握其中的特點和內在聯系。所以板書的設計要具有明確性、直觀性、整體性和實用性,最好是圖文并茂,無論是文字或線條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構思板書設計時可以從人和物的關系出發,也可以以文章結構順序為線索,還可以以時間順序為依據。但是一定要避免板書過程中的隨意性,避免五顏六色的標識,讓學生眼花繚亂。
三、結束語
總之,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在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固定的方法,關鍵在于選擇適當的方法,作為語文教師,要在掌握運用教學科學的基礎上,對語文課堂教學藝術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戚敏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之我見[J].新課程,2010(01).
[2] 萬淑華.淺談語文課堂教學藝術[J].林區教學,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