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談到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當前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筆者從科學分組、設計合作內容、定位教師角色、培養合作能力、科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教學有效性;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19-01
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廣大教師的心中,突出學生合作探究為主的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現正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方興未艾。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實現知識與資源的互補,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同時還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
但反思當前的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也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教師角色錯位,缺乏合作的身份;合作只重形式,蛻變為教學的“跳板”;學生參與度不均衡;教師教學設計欠妥,合作只是課堂“裝飾品”。由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合作學習,值得我們展開深入研究,為此筆者在實踐中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科學分組是成功的關鍵:
構建科學合理的小組至關重要,能決定小組合作學習成功與否。在構建合作小組時要注意:1、組合數量要合理: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最好4人;2、分組結構要科學:分組要力求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原則;3、合理分工要明確:每小組內設小組長一名,負責分配任務,管理討論時的紀律等本組全面工作;記錄員一名,負責記錄討論的結果;檢察員:負責檢查記錄員記錄的是否正確。匯報員:代表小組承擔小組討論成果的匯報。 這樣做既可以保證小組學習有序有效進行,也能為全班交流奠定基礎,使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二、選擇內容應適當:
合作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學習方式與所學內容應相適應。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適合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教師必需深入理解教材,精心設計適宜于小組合作的問題,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梯度,討論題設計應遵循“難易程度大于個人能力,而小于小組合力”的原則。以下情況可采用合作學習:個人操作不能獨立完成的問題;實踐題中有多種解題途徑時;學生意見產生分歧時;問題是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或難以獨立分析完成的;探究題難度太大個人解決有困難時。教師要努力地拓展“合作探究”的空間,科學合理的選擇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廣闊的、開發的時空中,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合作成果,通過合作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品嘗成功的喜悅。
三、堅持先自主后合作:
事實證明,合作學習只有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才能更好進行。教學中,學生要參與討論、探究的問題,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和認知能力作為基礎,合作學習離開了獨立思考這個前提不能發揮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只有學生思考到達一定程度展開討論,才有可能出現一點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再分組學習討論,通過組內交流形成本組的統一意見,然后在全班交流,最終形成正確的認識。
四、教師的合理角色定位: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指導、參與是分不開的。教師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學習前,教師應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內容,從分析學生、目標設置、任務選擇、策略匹配、教學過程的展開與評估等全程進行監控;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中團結友愛,創設良好的師生合作對話平臺,使學生感受到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曾強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五、授人以漁教方法:
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指導合作學習的方法。1、注意傾聽。討論過程中,要求 1人發言,其他人要認真聽,要善于捕捉別人發言的重點并做出判斷,能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經過長期訓練,可幫學生養成專心傾聽的習慣,也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2、學會交流。為了提高討論的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交流的方法:每組由一人匯報獨立思考的結果,其它成員認真聽,然后闡述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教師要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人人都說、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3、指導組織。合作討論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每組內的組長。教師要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本組意見、科學評價等;另也可定期培訓、不斷調整組長。通過指導可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也為學生將來立足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科學評價激情導趣:
良好的評價能引起學生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過程和實效性的共同關注,促使小組成員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使小組活動卓有成效。此外,發展性教學評價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興趣和小組學習中的良好習慣。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中的評價包括學生間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堅持:1、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2、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小組集體的評價。
余文森教授說過: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教學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發揮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需要教師科學地組織和高效的實施。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還需要我們不斷地總結反思,不斷探索更為有效的途徑與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展,讓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