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華
摘 要:小學科學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在教學體系中占據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了更好幫助學生完成科學課程的學習,必須通過有效的科學課堂建設,讓學生完成科學意識的啟蒙,為以后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建設;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77-01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以知識和人才為核心的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同樣處于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中。為了更好的適應這種形勢,科學教育也被納入我國小學教學體系之中,這是一個具有長遠發展意義的教育措施,因為小學科學教育培養的是將來國家發展的人才。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時期,為更好的完成這項要求,必須建設起活潑生動而且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
但是我們需要認清一個情況就是,我國小學課程改革以來,科學課程的實施遇到了很多阻力,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一個新的學科的開展還需要教師和學生認識的進步,我們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直面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有效的科學課堂,幫助學生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另外還能夠不斷的調整科學課程的開展,進一步的幫助小學科學課程的改革和進步。
小學科學課堂建設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教師對其的認識和態度、學校的硬件設施等等,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綜合利用各種有利因素,把復雜的課堂建設從簡出發,構建一個高效活潑的小學科學課堂。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小學科學課堂的構建。
首先,改變教師和學生對于科學課程的認識態度,認識到小學科學課堂的重要性。在教學實際中,大部分老師對于小學科學課程都持肯定的態度,但是作為一個新的學科加上缺少相應的教學經驗,導致在科學教學中遇到了種種問題,比如學生對于科學課堂沒有一個理性的認識,認為這種課程比較輕松,不能夠用正確的態度對待科學課程。同時還有教師缺乏教學經驗,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理念,但是在課堂實施中不能夠很好的貫徹落實,導致學生的接受程度并不理想。
面對這種種情況,當務之急便是改變教師和學生對于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認知態度,教師應該重視科學教育,讓學生明確科學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確科學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完題的方式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對于教師而言,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去學習當前科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去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科學課程的重要性,有了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才能夠更好地為科學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其次,選擇合適的教材,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養。當前科學課程主要劃分為地球宇宙、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等三大板塊,這些領域都是當前科學探究的前沿領域,但是在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材往往較為陳舊,很多知識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需要,因此選擇合適的教材就顯得十分重要。教材應該滿足以下幾點:第一圖文并茂,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圖文并茂的教材能夠引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要體現當前科學學科的發展特點,把一些最新的知識展現其中,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去主動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科學的精神。
教材是科學課堂構建的一個重要載體,同時教師在課堂中的巨大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因此教師必須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來適應科學課堂的構建。
一、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豐富小學科學的學科知識,這是進行科學教學的首要基礎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看似簡單,其實涉及的知識面非常之多,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來進行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去不斷的學習,學習科學知識,學習最近教學理念,有豐富的知識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夠更好進行課堂設計。
二、教師應該掌握好課堂教學的內容。
科學學科的知識面十分廣,而教師在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全部講到,這就需要教師選擇一些典型的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容易的去接受知識,鍛煉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課堂教學內容應該選擇探究性較強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好設計和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學生才能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三、學校還應該加強科學學科的教學隊伍的構建
任何學科的教學進步只靠一個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的,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構建科學學科的教師隊伍,是進行科學課堂構建的重要措施之一,因為集體的力量是強大,每個教師在團隊里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進行教學,并且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能夠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只有把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上去,才能夠構建出專業、活潑的科學課堂,讓學生受益其中。
最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在進行小學科學課堂構建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科學課自身的特點和目標,同時還應該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建設。對于科學課的標準就是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根據問題制定出解決方案,并且能夠總結出結論,進行表達和交流,這個過程是一環扣一環的,因此課堂構建中,教師必須從科學學科的這一特點出發,進行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要把學習的自主權放給學生,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來說,課堂要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比如合作式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設計相關的題目,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根據題目去尋找材料、去思考、去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集體完成一個問題,不僅能夠增加同學之間的感情,也能夠幫相同學之間取長補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能夠針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合理的點評并且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探究問題的根源所在,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更快的進步。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觀察,觀察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性格特點,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每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學習和鍛煉,
以上是我們在小學科學課堂構建中所積累的一些經驗,由于科學課的教學起步較晚,但這也決定著科學課程的構建還有很大空間讓我們去填補,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等去共同努力,才能更好通過科學教學,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鍛煉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完成科學認識的啟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