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躍
摘 要:高中閱讀理解屬于綜合性題型,要求學生快速閱覽能力突出,善于捕捉文章主旨,邏輯判斷與分析犀利,并具有深厚的單詞儲備。而隨著閱讀體裁多元化、詞匯量和生詞量擴展、文章語法向原生態靠攏,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難度逐年增大,尤其以高考英語甚為顯著。
關鍵詞:閱讀理解;高中英語;解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13-01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閱讀技能做了分級描述,其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雖然說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下有些完善,但是它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比如說教師在選材、解讀閱讀理解、上課目標定位、反思教學等方面。與此同時,部分高中生對英語閱讀理解的題型把握也存在一些困擾,學生覺得閱讀理解難度很大,除了要記憶單詞之外,還需要了解更多的語法知識以及英語有關的課外閱讀,這些無疑加重了部分高中生的負擔。其實這些問題都是一些很基本的知識,高中生要想真正學好英語閱讀理解,不僅需要分析閱讀理解存在的真正問題,而且還要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在英語課堂上,如果教師和學生真正找到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努力去發現解題技巧和方法,那么學生將會在英語閱讀理解中有所突破。
一、重視語言能力
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許多中學教師遇到一些問題,如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關鍵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聽說與讀寫脫節的問題,等等。而閱讀理解包括閱讀和理解兩個方面。其中閱讀可以說是一個“破譯文字符號的編碼程序”的過程,亦是魯姆哈特所說的掌握文章文字內容的過程。要“破譯”文中的文字,沒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是不行的。語言能力是理解文章的基礎。沒有掌握相應的語言圖式,讀者就不能識別文章中的詞、短語和句子,也不能利用文章提供的信息來調用相應的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當然也就談不上對文章的理解了。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應重視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豐富學生的感知內容,為后面的理解加工階段做準備。
二、加強語法、句式知識總結
在英語中語法學習具有一定系統性,其本身也就是屬于是一個嚴密的知識體系。關于英語句法則包括五種句式,分別是:基本句型、There be結構、并列句、復合句以及一些特殊句式結構。語法、句式和詞匯一樣也是進行閱讀理解學習的基礎內容,在閱讀理解中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也就必須要加強關于語法和句式知識的學習和總結。其中在任何一篇優秀的英語文章,均對語法和句式在其體系規范內有著豐富靈活的運用,因此對于我們來講,想要學好英語閱讀理解,則就應該學習語法和句式。語法和句式的學習則也就可以通過豐富的閱讀來不斷的總結,并且在閱讀過程中還要做好筆記,將不同的語法和句式在筆記上進行總結,這樣長期以來有助于形成我們自己的英語語法和句式體系,便于記憶和應用。
三、重視文章標題,找準全文主題句
閱讀文章的標題往往是全文的主題,它能給我們啟發和想象,幫我們理解全文的內容和走向。所以審視標題有利于文章的理解,提高解題的效率。主題句往往對全文起提示、啟示、概括、歸納之作用,根據主題句既可以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誰或什么,也可以知道作者希望讀者了解主體方面的哪些內容。文章主題句一般出現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用歸納法寫的文章主題句一般是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一開始往往先陳述事實與細節描繪,最后一句從上文的細節描繪推出結論或建議,歸納要點與共性。用演繹法寫的文章主題句一般是第一句,作者遵循從一般到個別的寫作程序,在一開頭就提出了全文的論點即主題,而在下面幾節針對這一主題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論述、論證,即從概述開始,隨之加以細說。高考對閱讀文章主旨題的考察側重深層理解,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整篇文章主題或局部段落的概括能力,經常出現的題目類型有: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ssage?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at 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對于這些題型,同學們要熟悉找答案的訣竅,及剛才所說的找主題的辦法。
四、推理判斷,綜合分析
閱讀中我們會經常遇到許多生詞,這時許多學生可能會立即翻閱詞典、查找詞義。這樣做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影響閱讀速度,影響對語篇的整體把握。事實上,閱讀材料中的每個詞語與前后詞語或句子甚至段落都有聯系,學生可以利用語境(各種已知信息)推測、判斷某些生詞的詞義。近年來,高考中加大了對學生猜測生詞詞義能力的考查,因此,掌握一定猜詞能力技巧,對突破高考閱讀理解、提高英語語言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類題的關鍵是要注意原文出現的語句不是我們做出的推理判斷,而是原文給出的細節信息,所以原文語句不能選。判斷時對已知的事實仔細評價后做出的合理決定并非唯一決定,要對事實進行合乎情理的判斷,有時還需借助常識進行判斷。推理判斷題分兩種,即對細節的推理和對主旨的推理。主要以“We can infer/imply/learn from this passage that ...”等進行提問。解決此類題要注意,一是與原文相同的細節不能選,二是文中沒有出現的細節不能跳出文章做推斷。解題過程中只要注意上述兩點,再結合做細節和主旨的方法,即可以做出推理判斷題。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一定把《英語課程標準》中對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牢記在心,通過各種教學實踐,逐步達到這一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雪梅.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障礙及其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 鄒光鑫.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新探析[J].校園英語,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