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旺明
【摘 要】探索能力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因此,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大任務。探索能力的培養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即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探究式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初中生物學科是為了適應初中階段的教育目的,選取的生物學中最基本、最主要以及初中生需要掌握的一部分生物學知識和技術,能使學生探索能力更具基礎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索能力;學生主體;新課標
學校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關系密切,學生在學校教育中要獲得基本的社會技能。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以下稱“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初中生物的學習中,要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在探究過程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探索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學習技能之一,應成為學生和教師在學習和教學中關注的重點。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初中學生生物探索能力培養的幾種方法,望能起拋磚引玉之效。
一、提高教師自身探索能力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煂W生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文化修養、知識水平、治學態度、生活作風等都要成為學生之表率,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探索能力是基礎和前提。新課標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更是嚴格對待,教師要充分認識新課標理念的深度和廣度,在教學活動之余不斷加強學習與進修,提高自身素質和學科修養,從而響應新課標理念,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探索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探索能力,教師要注意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自身的探索能力,并要把獲得的探索能力內化,以便在培養學生過程中巧妙運用。
二、創設探索式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被動式”學習已不適用于當前教育形式,教師在培養學生生物探索能力時,首先要創設探索式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索。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創設探索式教學情境常見的方式是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學會提出問題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建立假設、進行探索的能力,以及總結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質疑精神是探索式教學情境中培養的重點。初中生物學科是生物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對所學生物知識提出疑問,然后不斷探索和求證,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身能力,并在探索過程中激發求知欲望,讓“主動式”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讓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主要動力。如“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師可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我設置的探究問題有:生活中的高樓大廈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基本單位之間簡單的堆積就能形成高樓大廈嗎?你所采集的綠色植物中所有器官是什么時候才能同時出現在植株上?綠色植物中各種器官分別有什么作用?綠色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之間是怎樣聯系在一起的?這些問題多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密切,遇到時會有一種一探究竟的欲望,他們在課堂上不斷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時,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探索技能。
三、增加學生探索式學習實踐的機會
實踐出真知,同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的各種能力和技能都要在不斷實踐中逐步提高和完善,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時,還要注意增加學生探索式學習實踐的機會?!凹埳险劚敝粫寣W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變得狹隘而不切實際,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體驗探索過程的機會,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探索的樂趣,不管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還是制定解決方案、得出結論,甚至是作出評價,都要學生親身體驗才能了解探索的過程,并體會生物學家探究的艱辛。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知識,我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是讓小組討論的方式,認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把課堂還給學生,由學生主導探索的方式,各個小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制定探索方案,小組內成員共同收集資料,然后在小組內形成結論,最后由全班評價各小組探索方式。教學結果顯示,此節課中學生表現活潑、教學效果顯著,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四、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主動探索
實驗是初中生物的基本構架,在生物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是目前教學活動中教師最常采用的方法。新課標實施后,初中生物教材和中考都發生了改變,探究式實驗成為教材的主線和中考考查的重點。在探究性實驗中,學生可以學習實驗的方法和過程,培養他們探索和發現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初中生物教材中設置的實驗多是可以由學生自己進行的,如“顯微鏡的作用”“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觀察蝗蟲”“觀察膝跳反射”等,因此學??砷_放生物實驗室,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只要學生愿意,就可以進入實驗室實驗,在親自實驗過程中提高認知能力,發展創新技能。
五、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教學資源
科技在進步,先進的科技也在逐步走進課堂,學校教育與社會也需要必要的接軌,學生的探索過程不能僅局限于教材和課堂,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教學資源提高探索能力。教材上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在教材中獲得的知識多是基礎的,他們需要開闊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領域,“閉門造車”必將被社會所淘汰。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一味的給出幫助,要引導他們學生使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計算機等,讓他們通過查閱擴充自己的知識,養成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科學探究是科學家們用來研究自然界并根據獲得的事實解釋現象的行為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親身體驗探索的樂趣。教育沒有終點,教師也要在生物教學中進行不斷地思考、探索,提高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升自身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剛.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3.21
[2]劉桂東.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對策分析[J].科學大眾(學科教育),2015.06
[3]羅開榮.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3
[4]孫一芬.初中生物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J].學周刊,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