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莉
摘 要: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叢書《學會生存》中這樣說道:“教師越來越成為一名顧問,一位幫助發現問題卻又不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需要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影響討論,激勵鼓舞……”不難看出,新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更多地承擔溝通工作,關心學生的思想傾向,了解學生的特點,這是健全班集體的保證。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溝通藝術
與學生溝通,重要的是讓學生敞開心扉,同時又要保證學生的人格地位與自信心,但是又要幫助班主任以及各科科任教師保持良好的威信。這需要多種方式并用,建立同學關系和諧,師生關系融洽的班集體,需要溝通的藝術。
一、充分準備是溝通的前提
溝通并不等于找學生簡單聊天,這是形式主義而不是溝通。良好的溝通需要共同的話題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要求在溝通之前,我們需要對目標學生有著全面的了解。
首先,同學生家長溝通。對于學生在學校表現出來的問題,需要及時向家長了解相關情況,并且向家長征求指導意見。例如,小學生都很喜歡學《古惑仔》里的作風,講義氣但也不用心學習,面對這種問題需要教師同家長合作才能很好地解決。
其次,同科任教師溝通。班主任在課堂上只能了解學生在本科上的問題,而且學生通常在班主任的課上表現要比一般科任教師課上的表現要好,這也說明如果想要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需要同科任教師及時溝通。
最后,同班干部溝通。向班級骨干了解目標學生在教師背后的表現,例如有學生對數學教師態度很差,直接找教師或者這名學生可能都不會有好的效果,但是找班干部卻可能從側面了解到真實情況。
二、多種方式并用的溝通策略
1.口頭溝通。口頭溝通的核心是“情”字,班主任要對學生充滿真情,充滿愛心,這樣才能縮短師生距離,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口頭溝通要重視語言的藝術性,通過學生的閃光點切入話題,溝通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感到你對他的關心、了解與愛護,在具體的溝通過程中,少一些“但是”多一些“同時,如果能……這樣的話會好些”,少一些尖酸刻薄、翻舊賬,多一些鼓勵性的肢體語言、表情語言等。
2.書面溝通。書面溝通是較為正式的方式,這種溝通是雙向的,并且這里書面還包括網絡郵件、留言等形式。
溝通是班主任和學生的橋梁,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良好的溝通可以把潛在問題消滅在萌芽中,可以及時解決學生之間、學生教師直接的各種問題,從而讓學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