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麗
摘 要: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逐步向新型模式改變,隨著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對人本主義理論以及大學英語教學觀進行重新審視,從總體方向考量不同因素,執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令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對提升教學質量及效果具有較大的意義。
關鍵詞:人本主義;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需以大學英語教學為重心,在英語課堂中應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不應當僅僅通過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方式,而應當加強傳授符合學生本身的學習方式,以此有利于學生了解自我,有效發揮出學習大學英語閱讀的能力。
一、人本主義教學觀
1.教學基本原則
所有人均存在內在的推動力,這也是自我體現的所需。所以,教學的實施應當信任所有學生均具備自我實現的能力,必須以信任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為根本。在教學當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將學生當做學習活動的核心。將人本主義理論的個人中心理論運用于教學當中,以此引發學生中心理論。
2.教學目標
人本主義教學觀注重學習與行為當中“人”的因素,將自我的有效發揮以及完成當做人的一項基本所需,但教育是為了實現人的自我。老師的職責則是令教學效果能夠達成自我實現。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加快學生的改變及學習,不但可以通過情感,也可以通過認知方式進行,才能夠稱之為完人。
3.教學方法
人本主義的提出在心理治療當中應當將中心擺在治療氛圍的締造方面,這是由于心理治療主要在于治療時的氛圍,治療師的所有動作、表情、語言均會對患者造成心理影響。所以在締造治療氛圍中,治療師需要具備和藹可親、真誠相對、設身處地的態度及心態。將這一理念運用至教學當中,對學生真誠,為學生著想,通過情感影響學生,激勵學生,以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老師需要通過非指導性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當中,老師不應對學生進行強制性命令、脅迫、哄騙,讓學生學習不喜歡的東西。應當堅信學生的潛能,在教學當中,將學生視為主體,對學生的情感給予充分的尊重,真正為學生考量,關注學生。
4.學習的過程
人本主義教學觀將學習分成兩方面:其一,認知式學習;其二,體驗式學習。學習的方式也可以分成兩種,則為意義學習及無意義學習。認知學習屬于無意義學習,這是由于認知學習不包含情感及個人意義,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并不存在個人意義。體驗式學習則屬于有意義學習,這是因為體驗式學習是通過學生本身的經驗,將學生自發性與主動性的學習有效發揮出來,才可以將學習與學生的心愿、興趣及所需相融合,所以才可以良好的加快個體的進步。
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新形勢
在社會與科技的發展浪潮中,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乃至教學模式均出現了較大的改變。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已經將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設定為建立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對于聽說能力而言,閱讀可以有效促進這些能力的提升,令其在未來的工作與社會交流當中能夠更加有效的通過英語進行口頭及書面的溝通,并且還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以便順應當前國家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所需。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方面,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綜合能力,通過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以此符合國家、社會乃至個人對英語學習的真正需求。在互聯網發展時期,各類教學資源均逐漸豐富,也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傳統教學模式是通過黑板加粉筆的方式,這一形式早已無法符合目前的英語教學所需。傳統英語教學注重傳授知識,分析語言規律及改正錯誤。當前語言教學則通過閱讀建立學生對讀、寫、譯、聽、說的綜合能力,注重教學所帶來的學習成效,老師是促進者、協助者,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核心部分,應當積極融入到課堂當中。在閱讀教學當中,應當為閱讀教學提供自然的氛圍,令學生可以相互溝通。以此令學生之間可以將自身的所感、所得進行交流,從而提升自身的能力,并通過彼此的尊重而更加富有信心。學生只有不斷參與,提高閱讀能力,才能夠令語言能力有所提升。
三、人本主義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打造輕松、越快、自由的學習氛圍
人本主義理論指的是老師需要為學生打造健康的學習氛圍,以便令學生的學習更加富有意義。在英語閱讀教學當中,老師所編排的所有教學活動均以學生為主,真正設身處地為學生設想,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創造機遇讓學生將自身的感受與思想真正表現出來。在課堂當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閱讀,為閱讀提供語境,從而提升學生使用語言的水平。
2.帶領學生正確歸因
學生通常將失敗歸結在運氣、能力、困難過大等外部不可控的因素方面。在歸因時,不僅要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努力不夠充分,將失敗歸結在努力的因素上。還要及時反饋學生的努力,讓學生知曉通過努力所獲取的果實,令學生真正了解到自身努力的有效性,從無助感中走出來,以此積極堅持,最終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果,也令英語成績更加提升。透過對學習目的的教育,讓學生知曉具備英語能夠給自身、社會帶來的價值。透過不同形式帶領學生接觸英語閱讀,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讓學生從“讓我學”變成“我想學”,引發自身的認知力,讓學生樂學、好學、愿學、勤學,讓學生具備學習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人本主義理論時通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條件,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需激勵學生建立自身的學習目標,確定好內容與進度,規定好方向及過程。激勵學生挑選符合自身所需的材料及學習方法,老師需及時引導學生的學習策略,不可不理會學生,放任不管。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應當做到與時俱進,通過人本主義理念順應社會的發展及所需,讓學生具備個性化的發展空間,自由發揮學習的能動性。經驗都是通過不斷摸索總結而來,只要依照變化適時進行調整,必定可以令英語閱讀教學進展的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張曉敏.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冬季類型調查與分析[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3):70-72.
[2]孟慧霞.淺析人文主義理論對雙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7):89-90.
[3]顧曉禹.人文主義語言教學觀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