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在君
摘 要: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積極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讓學生在主動的學習狀態下走進音樂世界”。小學音樂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音樂知識,給學生美的體驗、快樂的享受。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的聽覺和發音器官得到良好的發展,而且還要陶冶、洗滌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較好的開掘、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通過富于藝術感染力的語言將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音樂教學產生濃厚興趣,彰顯語言藝術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彰顯;語言藝術 ;魅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腦力勞動的效率。”可見優美、動聽的語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聲音藝術,它能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和體驗。一名優秀的小學音樂教師,要善于利用美的語言輔佐美的音樂,重視語言藝術的魅力,用美的語言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用美的語言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受美、享受美。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把自己淵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還要弄清音樂教學自身的特點、難點和教學方法,選擇和運用準確、精煉、規范、富有文彩和韻律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如何借助語言藝術的魅力讓小學音樂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呢?下面我談一談自己的觀點。
一、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 激活學生的想象力
風趣幽默的語言,有利于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提供廣闊的空間。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僅要有一般教師課堂語言的共性,更要有符合本學科特點的特殊性。音樂是聽覺藝術,教師在借助有聲語言表達教學內容時,應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特點,除了講究言詞語句的內容美以外,還應樹立美好的語音形象。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做到普通話標準流利,唱歌時字正腔圓,這是音樂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新課標中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音樂教學上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采用趣味化、游戲的方法,用講故事形式的風趣語言,讓學生理解音樂形象,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音樂教師的語言不但有趣生動,而且還要學會運用溫和親切、機智靈活的語言組織課堂教學,努力營造音樂美的氛圍和課堂愉快氣氛。
二、創設優美親切的導語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優美親切的導語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一步的教學過程起到很大的鋪墊作用。音樂課的導語力求簡單明快,切忌導語蒼白乏味,啰唆和千片一律。根據教材特點和兒童心理特征,我設計的導語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①童話式。兒童對童話有著特殊的感情。“我是西風,離開小朋友已經一年啦!在這一年里,我有很多話要對你們說,你們愿意聽我— 西風的話嗎?”寥寥數語,把學生帶進了童話的意境。②懸念式。使學生對所學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夜、是那么美、那么靜,我們在寧靜的夜里做了一個甜美的夢,我夢見了什么呢?請聽我唱《愉快的夢》”。③背景式。在《賣報歌》這一課中,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我們不妨在導語中簡略地介紹一下背景。“這是一個小女孩賣報的故事,那時她是一個窮孩子,為了生活,她忍饑挨餓,在街上跑著喊著‘賣報!賣報!一首《賣報歌》伴隨她渡過了苦難的童年。小女孩多么渴望過上幸福、溫暖的生活啊!”總之,導語應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引起他們求知的欲望,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上課的內容成為學生的愿望。
三、借助抑揚頓挫的朗讀 陶冶學生的思想感情
感情真摯、抑揚頓挫的朗讀,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在教唱新歌時,我發揮自己在朗誦方面的特長,教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有感情、有節奏的朗誦歌詞。音樂是美的藝術,因此,音樂教師課堂語言的藝術性就尤為重要。朗誦歌詞時,語調、速度、音量上都要做到恰到好處,力求生動悅耳,用朗誦自然的節奏感和抑揚頓挫的語調為音樂課畫龍點睛,為塑造藝術形象,推波助瀾。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認為,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雖然它是以動聽的音響、優美的曲調、鮮明的節奏、生動的形象等特殊的藝術魅力,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表達也要有教育性。音樂教師說話要具有教育意義,使學生不僅在知識能力上得益,并且在思想情感上得到陶冶。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富于情感,用自己健康高尚的情感引起學生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鳴,以感染學生。
四、借助富有啟發性的語言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學音樂教師在欣賞課上,要善于借助精煉優美,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將音樂作品所蘊涵的藝術形象表達給學生。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乘著音樂的翅膀,展開聯想。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高審美情趣和音樂鑒賞能力。例如:在學生欣賞舒伯特的《搖籃曲》時,我先講了這樣一段話:“同學們,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幅畫面:靜靜的夜晚,天上星光閃爍,月亮掛在天邊,小動物們都已經進入夢鄉,小寶寶躺在搖籃里也漸漸睡著了,只有母親坐在燭光下慢慢地搖著搖籃,輕輕哼著那唱了千百年的歌曲……”。這段話使學生陷入了沉思,他們隨著奏響的樂曲展開了聯想的翅膀,并為音樂傳遞的感情深深打動。在對音樂作品本身作出闡述和解釋的同時,再介紹一些與作品相關的知識。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我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精心的課堂教學設計。例如:在欣賞民族樂曲時,我給學生介紹一些樂器發展史讓他們了解,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燦爛的民族音樂文化,古往今來始終在世界音樂藝術之林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總之,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用巧妙、得當的語言藝術,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課堂產生無窮的魅力,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成為一種互動、一種享受、一種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獲得學生的敬佩,學生也能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同時也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還能為教師提供施展教育機智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