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妙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高校是培養和輸送現代化人才的教育基地,在高校中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人才的思想覺悟。本文通過對情緒管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旨在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貢獻力量。
【關鍵詞】情緒管理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重要性
一、前言
情緒是每個人面對不同的事件都會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保證。筆者以大學生的情緒管理為研究視角,主要針對情緒管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闡述,進而提出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若干意見,期待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乃至當代高校教育拋磚引玉。
二、情緒管理概述
情緒管理,顧名思義,是指個人對情緒的一種掌控和調節。那么何為情緒呢?“情緒”一詞來源于拉丁語言中的“Emovere”,其本意是指事物的轉移。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漸轉化為社會存在的個體針對某一件事情發生時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狀態,人類這種通過外界干擾產生的或是興奮,或是悲傷,或是喜悅的情感統稱為情緒。情緒管理是人們對待自身產生的情感狀態的自我調節能力,對生活中的任何矛盾體能夠通過主觀能動性的轉移和掌控進行排解、瓦解、宣泄的過程,最終使得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產生一種樂觀、積極、幽默的心理狀態。針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情緒管理主要設計兩個方面的動作,首先是針對個人的情緒進行強有力地體察;然后針對個人對自我情緒的了解能夠有效地調整自我的情緒[1]。
三、情緒管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
(一)“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客觀要求
伴隨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倡導在教育的過程中充分信任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情緒管理是針對學生的主觀意識狀態、情感狀態開展的系列工作,將其充分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必將使學生深刻地體會“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立。
(二)實現大學生思想品德進步的必然要求
針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引導學生構建健康的價值觀體系,最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人的思想品德主要是通過情緒、信念、行為等心理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意識交錯狀態,而有效的情緒管理恰好能夠將學生的情緒、信念、行為進行優化,使其能夠在正確的軌跡上保持最佳運行狀態,最終達到學生思想品德優化的目的[2]。
(三)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共同要求
積極的情緒是進行積極活動的保障,消極的情緒會導致行為朝向不健康的方向進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是引導學生形成較高的思想覺悟,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夠為其所用,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生涯規劃方案。所以,將情緒管理有效地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能夠促進學生時刻保持積極的情緒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可能,在身體健康方面和道德建設方面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四)有效鞏固思想教育成果的必然選擇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情緒管理能夠增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親切感,促進二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保證學生能夠將思想上的浮動及時向教師傾訴,教師針對學生的思想浮動狀況做出科學應對策略,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長效性。
四、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措施
大學生的情緒管理是對大學生個體或者大學生組織產生的或積極或消極的一切情緒進行有效調整的過程,是引導和培養大學生對自我情緒進行有效協調、認知、掌控的科學,屬于教育心理學的范疇。因此,在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情緒調節能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步伐積極地進行自我情緒管理;其次,需要在營造和諧校園氛圍上進行努力,使學生能夠在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時刻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最后,需要通過系列學生活動引導學生逐步樹立理想信念,將“中國夢”理念深入學生心目當中[3]。
五、結語
有效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是提高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必要措施,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必經之路,是培養和輸送全面發展人才的關鍵舉措。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激發高校決策部門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情緒管理的重視與審視,變革傳統觀念,創新工作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提高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策略,使情緒管理真正為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全部課程提供保障,促進高校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賴練.淺析情緒管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與運用[J].高校輔導員,2014,02(02):61-65.
[2]王雷.道德情感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2,05(30):296-297.
[3]譚鳳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學生情緒調節研究[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3(0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