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雯
【摘 要】體育文化是高職院校中同體育有著直接關系的學校文化的一部分,它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校風、校紀、校訓,同時也為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困境進行分析,提出拓展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新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文化建設 新途徑
體育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體育文化則是高職院校中同體育有著直接關系的學校文化的一部分,它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校風、校紀、校訓,同時也為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深入分析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制約因素,拓展體育文化建設的新途徑,是高職院校體育事業的一項重點工作。
一、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概念
國內外對體育文化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界定,當前較為普遍的看法是:高職院校體育文化是高職院校和體育文化二者相互融合、滲透而逐漸形成的,是在長期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教育條件的影響下,由學校師生共同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總和[1]。其具有教育性、科學性、娛樂性、團隊性及多元性等豐富的內涵和突出特點[2]。而體育運動所表現出的競爭、團隊、合作、友誼、共贏等精神也應納入體育文化的范疇。
二、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困境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成就顯著,但仍面臨著諸多困境:一是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思想,使得“體育育人”成為口號,學校及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力度不夠,對體育文化的價值和社會意義認識不清,缺乏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動力;二是普遍的擴招使得整體生源素質有所下降,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學校教育經費相對緊缺,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體育文化建設;三是體育教學管理機構設置欠缺,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以致校園體育文化活動開展機制運行不暢;四是師資緊缺,尤其缺乏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年輕教師的教學技能需提高,而老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方式相對傳統、落后;五是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缺乏“以人為本”的理念,過分關注學生的理論考試,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被動地學習體育課程,缺乏自主鍛煉的意識。
三、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拓展的新途徑
基于對上述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困境分析,提出從以下四方面拓展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新途徑:
(一)擴大宣傳力度,營造體育文化氛圍
學校首先應樹立正確的體育文化觀,認識到體育所發揮的情感性、娛樂性、適應性和社會性等功能,在保留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汲取當代體育文化的精髓,促使多元體育文化在校園中的融合[3]。其次,利用食堂電視、校園報刊網絡微博、廣播等宣傳媒介,擴大對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交流活動,鼓勵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其中,壯大體育隊伍,為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奠定群眾基礎。三是在師生中宣傳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將體育運動的精神與校風、校訓相結合,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為體育文化的建設營造氛圍。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包括體育教學資源、校園體育文化項目、專項體育協會及體育設施等。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將各項體育指標落到實處,以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其次,體育設施、設備建設的供給應滿足體育教學及學生自主鍛煉的需求。例如籃球、足球、網球、乒乓球等場地應規劃合理,塑膠操場、運動器材應定期維護或更換,體育館、運動場地的開放時間應進行安排等。這些硬件設施作為一種物質文化,是體育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因而應加強對其的管理與維護[4]。
(三)加強師資建設,提升體育文化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推動者,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提高、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等方面,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要不斷追求業務上的進步,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學習和掌握學科的前沿動態,緊跟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總體目標。同時,教師還應培養自身的敬業精神,在教學過程中灌輸給學生正確的體育文化理念,從而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體育文化建設。
(四)堅持以人為本,拓展體育文化建設領域
對學生的體育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體質和運動技能層面,而是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大學生的需求與興趣,重視大學生思想道德、專業文化、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教育。具體來講,就是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從學校的運動項目水平和師資條件出發,組織開展一系列課內外體育活動,例如運動會、體育文化節、單項體育聯賽、體育網絡教學、體育講座及體育社團等。同時,可以適當建設一些戶外拓展設施,例如摸石過河、高空攀巖和高空繩索等趣味性較強的運動項目,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感受體育運動所蘊含的團結、合作、奮進等文化理念。再則,民間流行的舞龍、舞獅、龍舟等頗具傳統文化特色的項目也可適當引入,以此來拓展文化建設的領域,豐富體育文化的內涵[5]。
四、小結
高職院校體育文化是經過長期的實踐發展而形成的具有時代性的文化形態。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體育文化建設勢必要與時俱進,在發揚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汲取國內外體育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解決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不斷創新拓展途徑,豐富體育文化的內涵,促進體育在學校及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孝水.高校體育文化的特征、功能與加強建設的對策[J].福建體育科技,2007(05).
[2]程利群.對當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04).
[3]高誼,霍焰,王玉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2(02).
[4]張健,馮堅.試論高校體育文化建設[J].體育文化導刊,2009(06).
[5]王志明.拓展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新途徑[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