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冊+呂穎+李翠瓊+農玉海+黃瑰麗+何承寧
【摘 要】以模擬藥房為競賽場所,學生分組進行技能操作比賽,包含“飲片識別”和“藥品陳列”兩個項目。結果發現,藥房崗位技能競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關鍵詞】藥店崗位技能競賽 藥劑專業 實踐能力 影響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3B-0029-02
近年來,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藥劑專業畢業生普遍就業于社會藥房。根據就業單位的反映,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較差,基本上都要重新培訓才能上崗。這說明學校在培養學生崗位能力方面亟待提高。因此,學校應以就業為向導,以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加強實踐教學,為學生日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強有力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此為目的,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藥理組于2015年承辦了“藥房(藥店)崗位知識與技能競賽”,欲通過這次比賽提高學校藥劑專業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和學習興趣,達到“以賽促學”的作用。
一、方法
1.參賽對象。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藥劑專業二年級全體學生,初賽有169人參賽,決賽共18人。
2.競賽目的。包括三個方面:(1)以賽促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提高學生自學、實踐、溝通能力,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2)立足學生的就業崗位工作需要,反映藥房(藥店)崗位特點,使學生提前了解藥房(藥店)的有關工作要求,扎實掌握藥房(藥店)崗位技能,并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嫻熟運用,為今后的實習及就業奠定基礎。(3)通過競賽普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和認識,增強學生的醫藥規范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藥店)崗位綜合技能,拓寬知識面,使他們踏上社會后能盡快適應醫藥事業的發展要求。
3.競賽方法及步驟。(1)賽前準備工作。編寫復習資料并發放到各班級,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到班長處報名;學校藥理組老師負責初賽的出題、改卷,制定好復賽比賽規程,對參賽選手進行賽前培訓指導。(2)競賽方式。根據學生在藥房(藥店)工作一般要掌握的技能要求在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的模擬藥房進行競賽,競賽藥品為學校模擬藥房里的藥品。初賽以筆試的方式進行,時間2小時。內容:藥房的規章制度、藥品分類、藥物基礎知識、法律法規等。采用客觀題,題型為單選。根據初賽成績最終每班選出6人進入決賽。決賽以技能操作方式進行,分別為“飲片識別”、“藥品陳列”。進入決賽班級的6名參賽選手進行兩個項目完成比賽,以完成兩個項目的總分計入決賽成績,每個選手每一項目比賽用時不超過10分鐘。競賽總時間為3小時。
二、賽后調查及結果
1.問卷調查。具體如下:
其一,問卷調查及結果。為了解這次競賽學生的情況,我們對參賽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總共發放問卷169張,回收169張,問卷內容及結果見表1、表2、表3。
其二,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學生喜歡本次崗位競賽的內容和項目,這說明這樣寓學于賽的崗位競賽得到了學生較高的認同,因為在這樣的競賽中,學生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發揮自身的能動性,這也是本次競賽圓滿舉辦的基礎。由表2可以看出,賽后大多數的學生對于相應的崗位內容了解度增加,特別是對藥品的分類原則和藥品的陳列原則,賽后調查結果顯示,在169人中有129人認為賽后對這兩項原則基本了解,這充分表明了以賽促學的作用。賽后從對藥品分類原則、藥品陳列原則和對飲片的辨別與飲片功效了解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競賽中操作性比較強的藥品分類原則和藥品陳列原則的了解度比較高,這也說明了實踐操作更能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和記憶。由表3可以看出,通過此次競賽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都有一定的提高。特別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較明顯的提高,169人當中有120人認為通過競賽后學生的動手能力有提高。這也是本次競賽的意義所在。
2.訪談內容及結果。競賽結束后,老師隨機抽取30名藥劑專業二年級的學生進行訪談。大多數的學生表示對此次競賽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對藥品陳列操作的環節,并期待自己可以動手操作。他們認為這樣貼合崗位的技能操作競賽,使他們提前了解了日后崗位工作所應具備的技能,這對他們學習崗位技能知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這樣的技能競賽還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如心理素質、應變能力等。少數較膽小、內向的學生認為第一次參加此類的競賽使他們感到較緊張,沒能很好地發揮出自身的能力,但是他們還是認為競賽較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應變能力。
本次競賽,通過老師精心籌備,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賽后調查結果顯示,本次競賽基本達到了“以賽促學”的效果,競賽不僅起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而且競賽項目和方式都得到了學生較高的認可,特別是賽后學生相應的崗位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再者,這次比賽也提高了老師的業務水平,激發了老師的教學改革熱情,積累了競賽的經驗。但是,本次競賽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賽前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時間比較倉促;比賽安排在期末,老師的工作量較大,指導學生練習還不夠細致;比賽的項目比較單一,決賽項目只有“飲片識別”和“藥品陳列”兩個項目,且競賽較缺乏趣味性,學生容易感覺厭乏。
三、建議
1.賽前準備工作比較煩瑣,首先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其次,在這次競賽中,中藥飲片的種類不夠充分,應增加充分飲片的種類;再次,應加大對學生賽前的指導力度,讓學生做好充分準備,以利于學生在競賽中穩定發揮。
2.加強教師實踐技能的培訓,部分教師較缺乏藥店(藥房)崗位實踐的經驗,在培訓學生中往往會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可以多開展教師崗位實踐技能的培訓,或讓教師真正有機會到藥店(藥房)崗位上進行實踐。如此更有利于教師賽前對學生的指導,真正做到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實際相對接。
3. 競賽中要專業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如在初賽輪之后增加搶答賽,再進行操作賽,以此增加整個競賽的趣味性,活躍競賽氣氛,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擴大操作競賽項目,在原有的“飲片識別”和“藥品陳列”基礎上,增加一些項目,如“處方調配”、“問病薦藥”等,使競賽項目豐富且能與專業崗位更加貼切。同時,增加小組合作完成的項目,以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團結協作能力。
5.擴大參賽范圍,使全校藥劑專業的學生都能夠參加到競賽中來,提高進入決賽人數的比例。如此更好地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也可招募學生自愿者協同老師完成競賽的工作,讓未參賽的學生也有機會參與到競賽工作中,感受競賽的氣氛,達到觸動作用。
6.此次技能競賽不僅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技能,可以將競賽活動列入教學活動,使之形成常規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周海霞,吳愚.以賽促教改革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
[2]黎春杏,葉羽彤,羅佳佳.“以賽促學,以賽導學”加強藥學大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實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4(3)
[3]龔勝強.高中化學競賽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作者簡介】李美冊(1990— ),女,壯族,廣西德保人,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研究方向:藥學課程教學改革。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