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萍,蔡春梅
(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江蘇昆山215300)
?
布拉氏酵母菌散的臨床應用①
何香萍,蔡春梅
(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江蘇昆山215300)
摘要:目的:探討布拉氏酵母菌散在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中的臨床運用效果。方法:選取了2014-02~2015-02期間的82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實施研究,利用分組軟件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給予對照組口服培菲康治療,觀察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療,比較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培菲康治療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6%;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布拉氏酵母菌散運用在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效果確切,不良反應較少,可推廣運用。
關鍵詞:培菲康;布拉氏酵母菌散;消化系統疾病;臨床應用
消化系統疾病主要包括腹瀉、腹脹等,部分患者會存在全身癥狀。在兒科臨床治療中是常見疾病,其發病率在治療中僅次于呼吸道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大便次數增加、水樣便、腹瀉、腹脹等,此病對小兒患者的正常發育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有研究證實,布拉氏酵母菌散對小兒腹瀉有較好治療效果,但是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治療研究相關報道較少[1]。為探討布拉氏酵母菌散在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了2014-02~2015-02來治療的82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實施研究,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了2014-02~2015-02期間的82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實施研究,將82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男18例,女23例,年齡0~9歲,平均(4.43±1.25)歲。觀察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1~10歲,平均(4.87±1.27)歲。患者入院治療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樣便、大便次數增加、食欲不振、腹脹等現象。病程1~27d,平均(7.29±2.58) d,觀察組病程在1~26d之間,平均病程為(7.04±2.11) d,對照組病程2~27d,平均(7.69±2.08) 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表現及病程方面均無明顯差異,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患者經過血常規、常規化驗檢查、B超檢查后均確診為消化系統疾病,與《諸福棠實用兒科學》[2]中的相關要求相符合。②患者年齡>6個月并且≤12歲。③小兒患者對本次治療所用藥物均有較好的依從性,可接受消化道給藥治療。④所有患者家屬均配合本次研究并且簽訂知情書。(2)排除標準①排除呈現出膿血便,經過鏡檢后發現存在大量紅細胞、白細胞的患者。②排除有嚴重水電解質紊亂以及意識障礙現象的患者。③排除伴有全身性疾病或者營養不良的患者。④排除臨床資料不全、無法堅持完成研究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及時進行補液治療,對病情嚴重患者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在接受治療期間均避免使用油膩、刺激類食物,可引導患者適當食用新鮮的水果。
1.3.1對照組:給予對照組41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培菲康(生產廠家:上海信誼藥廠;國藥準字: S10970105;規格: 210mg×36 粒/盒,)治療。飯后30min取1~4粒溫水送服,病情嚴重患者遵照醫囑適當增加用藥量,年齡較小的患者可把膠囊內的藥粉使用溫開水沖開送服。2 次/1d。
1.3.2觀察組:給予觀察組41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生產廠家:法國百科達制藥廠;國藥準字: S20100086;規格: 0.25g×6袋)治療。1次/1袋,服用過程中按照患者年齡、病情遵照醫囑適當加減,2次/1d。
1.4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藥物連續治療3d后觀察其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3]。痊愈:患者經治療后消化系統疾病癥狀全部消失、排便正常;顯效:患者經治療后消化系統疾病癥狀顯著好轉,腹瀉癥狀明顯減少、腹脹現象消失;有效:患者經治療后消化系統癥狀有好轉跡象,其腹瀉、腹脹癥狀部分好轉;無效:患者經治療后消化系統癥狀無任何好轉跡象甚至病情嚴重。治療有效率= (痊愈+顯效+有效)。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P<0.05患者資料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經觀察后發現,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比較[n =41,(%)]
小兒消化系統疾病是常見兒科疾病。導致小兒消化系統的主要原因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溫度較低、環境陰冷、喂養不當等,其中常見的致病原因為新菌感染[4]。主要原因為小兒各機能尚在發育時期,因此免疫力較差,致使病毒、入侵的機率增加,患者機體容易受到外界的入侵。消化系統疾病尤其是腹瀉會導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電解質紊亂等不良現象。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呈現出脫水現象,所以如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正常發育以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本次研究中我們對兩組患者分別使用培菲康治療以及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療。研究發現,培菲康藥物是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腸球菌共同組成的活菌制劑,在臨床運用中可補充患者體內所需要的正常生理細菌,對腸道菌群平衡進行有效調節,減少并逐漸清除患者腸道內部的致病原,從而減少患者腸源性毒素出現,保證機體對營養物質及時消化并合成機體內所需要的維生素,激活患者體內免疫力。但是研究發現,培菲康藥物治療周期較長、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較差,導致患者病情好轉速度慢,因此在臨床治療中的效果一般。布拉氏酵母菌散在臨床運用中有一定的抗毒素效果,抗菌效果會對腸道菌群進行有效調節。有學者經過研究后發現,布拉是酵母菌不會對正常的生物菌群造成不利影響并且會使其有益的維生素迅速增加,使不利于患者健康的維生素均消失,可保證患者腸道內的菌群在短時間內恢復到正常水平中[5]。本次研究發現,布拉氏酵母菌散對小腸絨毛有一定營養作用,可把宿主對其的免疫防御效果有效增加。同時布拉是酵母菌對患者腸黏膜有良好效果,可對上皮細胞進行刺激,從而使消化道上皮細胞快速成熟以及轉化。布拉氏酵母菌散會對患者腸道黏膜形成營養,從而促進麥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增長,刺激其Na + D的有效吸收[6]。除此之外,經過研究后還發現,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對患者實施治療可改變腸道內樹突狀細胞的分化現象,從而在臨床治療中起到良好抗炎癥效果,最終促進患者及時康復。本次研究發現,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培菲康治療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6%;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金翠等學者[7]研究所得結果基本一致。綜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散運用在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效果確切,不良反應較少,可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譚力學,張東常,李峰,等.布拉氏酵母菌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率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3) : 11-12
[2]林志超,楊偉欽.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療小兒腹瀉的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4,(35) : 82-83
[3]盛曉翠,張瑩.布拉氏酵母菌散劑在嬰兒肺炎繼發性腹瀉中的療效分析[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1,32(5) : 148-149
[4]許正香,錢寶美.布拉酵母菌散聯合蒙脫石散輔治小兒腹瀉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0) : 27-28
[5]宿軍,潘慧妮,李慎,等.復合乳酸菌聯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兒腹瀉病療效觀察[J].廣州醫藥,2014,45(3) : 19-22
[6]李英奇,馬春英.布拉氏酵母菌聯合蒙脫石散劑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 (7) : 3866-3866
[7]金翠,趙青,原慧云,等.布拉氏酵母菌治療不同病程小兒腹瀉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34) : 9-10
(收稿日期:2015-09-20)
作者簡介:①何香萍(1982~)女,江蘇昆山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兒科。
中圖分類號:R97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 02-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