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兵,張 勁,鐘慶榮,鐘 煥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南寧530022)
?
500例腎內科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調查①
廖兵,張勁,鐘慶榮,鐘煥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南寧530022)
摘要:目的:探討腎內科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為臨床防治提供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方法:將我院收治的500例腎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繼而研究其醫院感染的相關特點及危險因素,以及作出有效預防措施。結果:500例腎內科患者中,共92例發生醫院感染,感染率為18.40%;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共41例,占8.20%;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蘭陰性菌最為常見,共80例,占86.96%;相關單因素分析得出,年齡、抗菌藥物使用種類、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礎疾病等因素是腎內科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腎內科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較多,醫院應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進行防治,通過減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等,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腎內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解決對策
腎內科是一種常見且多發的病癥,由于該類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并且合并多種系統性基礎疾病,導致患者身體機能日益下降[1,2]。同時,因為腎內科患者需要長期的治療,很大程度上使得醫院感染發生幾率明顯增大。為此,為了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本院將收治的腎內科患者進行研究,并分析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在建立防治措施及預防感染上取得了良好成績,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02~2014-02在我院收治的500例腎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340例,女160例;年齡22~80歲,平均(60.58±4.81)歲;病程6個月~27年,平均(9.25±2.01)年。按病癥類型分為,慢性腎小球腎炎210例,糖尿病腎病95例,慢性腎功能衰竭80例,狼瘡性腎炎68例,其他47例。
1.2方法
⑴研究方法:按照醫院計算機系統調取患者病例、檢驗、診斷、泌尿道、并發感染情況、皮膚樣本等,而后對其進行細菌培養以及分析最終結果。同時,結合具體治療與病情情況,嚴格記錄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年齡、性別、感染部位、操作、病原菌類型、抗菌藥物等資料。⑵細菌培養方法:將所獲取的樣本接種在培養基,并將其放置在常溫狀態小生長18~24h,隨即實時分離培養,以及鑒定單個菌落的形態、血清反映以及生化等,以此確定病原菌類型。其中病原菌培養使用M-H培養基進行,而鑒定病原菌使用VITEK系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進行,并根據CLSI/NCCLS標準判定結果[3]。另外,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來評定醫院感染[4]。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統計學處理,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P<0.05差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腎內科醫院感染率及感染部位分析
經統計得出,500例腎內科患者中共發生92例醫院感染,感染率為18.40%,其中呼吸道感染為主要感染部位,感染率為8.20%,構成比為44.57%,其次分別為21例泌尿道感染、17例皮膚感染、11例胃腸道感染、2例其他,感染率分別占4.20%、3.40%、2.20%、0.40%;構成比分別占22.83%、18.48%、11.96%、2.17%。
2.2腎內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
通過分析得出,醫院感染病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共80例,構成比占86.96%,主要包括31例肺炎克雷伯菌、20例銅綠假單胞菌、16例大腸埃希菌、13例變形病菌,構成比分別占33.70%、21.74%、17.39%、14.13%;其次為6例金黃色葡萄球菌,占6.52%,4例假絲酵母菌屬,占4.35%,2例其他,占2.17%。
2.3腎內科醫院感染相關淡因素分析
經研究發現,腎內科醫院感染與年齡、住院時間、抗菌類藥物使用、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合并基礎疾病、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因素相關(P<0.05) ;但與性別、病程等因素沒有關系,見表1。

表1 腎內科醫院感染相關淡因素分析
2.4多種因素回歸分析
經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年齡、抗菌藥物種類、合并基礎疾病、侵入性操作是影響腎內科患者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多種因素回歸分析
具體措施包括:⑴及時清除醫療垃圾,確保病房內整潔干凈并做到定期消毒,還應保證病房內的空氣流通。同時,制定嚴格的探視制度,規定探視人數、時間等,以此避免人流來往過多造成交叉性感染。⑵做好患者的皮膚護理工作,保證其口腔清潔,以及提醒患者注意日常個人衛生。另外,將部分已感染患者與其他患者實行隔離治療,而疑似感染患者則應隔離觀察,以免加速感染。⑶積極觀察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狀態及其周邊皮膚狀況,并且確保中心靜脈置管的穩定、安全,預防感染。此外,定期監測患者的相關生命體制及指標,以便及時了解患者身體狀況,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⑷重視患者原發病和合并癥的治療,以此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對于已感染患者,應根據藥敏實驗結果尋則正確的抗菌藥,進而減少耐藥菌株產生,保證治療效果。⑸強化患者心理輔導工作,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作出針對性疏導,繼而幫助患者建立樂觀的心理態度,降低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發生及醫院感染風險。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腎臟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由于該類患者大部分年齡較大,機體免疫能力下降,并且長期臥床、活動能力下降等[5],導致患者抵御細菌病毒的侵襲能力有所降低[6~8]。同時,因為腎臟病早期癥狀不太明顯,極易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如果治療不充分,很容易發生醫院感染。本研究中,500例腎內科患者中,有92例發生醫院感染,感染率為18.40%,其中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占44.57%;而感染病原菌則以革蘭陰性菌最為多見,占86.96%。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腎內科患者醫院感染與患者年齡、住院時間、抗菌類藥物使用、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合并基礎疾病、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因素相關,經logistic回歸分析后,年齡、抗菌類藥物使用、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礎疾病為醫院感染獨立危險因素。鑒于以上危險因素,院方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醫院感染,包括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標準、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給予患者皮膚、呼吸道護理等,從而有效避免或減少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彬.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并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綜合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3,36(2) : 111
[2]陳黎黎,孫艷林,姜春峰.腎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J].青島醫藥衛生,2014,46(2) : 140-141
[3]于文麗,李凱涵,王振杰,等.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院內感染原因分析及預防[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5) : 94-95
[4]白福香,周冰宣,袁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臨床分析及防控[J].西部醫學,2013,25(1) : 72-73
[5]趙思育.腎內科患者醫院感染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4) : 26-27
[6]秦永芳,袁海,徐廷偉,等.腎內科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5) : 1088-1090
[7]吳克釵.淺析抗菌藥物在腎內科臨床上的應用情況[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6) : 160-161
[8]王莉.高齡腎內科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21) : 4445
(收稿日期:2015-09-20)
作者簡介:①廖兵(1979~)男,廣西桂平人,碩士,主治醫師。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 02-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