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劍(六安市壽縣眾興明德小 安徽六安 232200)
?
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調查研究①
鮑劍
(六安市壽縣眾興明德小 安徽六安 232200)
摘 要:在我國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學校體育作為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構成內容,與當前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速度與教育質量相比,我國農村體育整體上表現出了區域不均衡的問題。農村小學體育師資作為體育教學、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與引領者,加大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對提升農村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有著直接的意義。基于此,該文以安徽省大別山地區的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為研究的對象,展開了現狀與對策的調查。以期為促進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安徽省 大別山地區 農村小學 體育師資 建設
農村體育教師作為農村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主導者和引領者,對傳播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增強農村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安徽省大別山地區的農村小學教師隊伍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沒有達到標準的要求,面對這種情況,如何更好地促進教育的發展,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需要通過不斷地研究與總結。因此,提升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效益提升,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安徽省大別山地區作為我國的革命老區之一,大別山地區的農村小學,受到經濟環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學校的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存在專職體育教師少、體育教師結構比例不科學等問題。因此,加大對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調查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文章以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為研究的對象,展開基于農村教師的現狀的調查與分析。通過此研究以期為更好的促進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文章借助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在分析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現狀的基礎上,通過調查等方法,獲得該研究的一手資料,并展開提升該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
3.1 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性別、年齡狀況
通過對安徽省大別山地區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性別與年齡狀況的調查可以的出:在性別方面,調查的28名農村小學體育教師中,男教師為24名,女教師有4名,僅僅占到了14%,男、女體育教師的比例嚴重得不均衡。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體育教師的年齡方面分析得出: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非常不合理,其中,20~30歲的體育教師僅有3人,占到了調查總人數的10%。年齡在31~40歲的體育教師為9人,占到了調查總人數的32%。年齡在41~50歲的體育教師有7 人,占到了調查人數的22%。而年齡大于50歲的體育教師有9人,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兼職體育教師較多,占到了調查人數的32%。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師資比例的不均衡、體育教師老齡化問題較為普遍,影響了農村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發展的可持續性。
3.2 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職稱狀況
通過對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學歷與職稱狀況的調查得知,該地區的28位小學體育教師中,有15位教師是小學一級教師,占55%,11位為小學高級教師,占39%,2位教師剛參加工作未定等級。體育教師的職稱評定與自身的學歷、工齡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大部分的農村體育教師滿足工作年限的情況下,完后中級職稱的評定較為普遍,而年輕教師在職稱評定的時候,往往因為工齡、名額等因素影響,出現職稱評定難度大等問題。
3.3 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狀況
從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狀況來看,調查的28名體育教師當中有10名師體育專業畢業的,主要分布在籃球、田徑、足球、排球等專業上。而其他18名體育教師則是兼職教師。因此,從安徽省大別山地區的農村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狀況來看,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參差不齊,需要通過兼職教師培訓等措施,來提升農村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為更好地開展小學體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3.4 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狀況

表1 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N=28)
教育科研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反思、實驗、總結等方式,來不斷提升教育智慧與教育規律的探索過程。從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科研狀況來看,受到教育科研的氛圍、教育科研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考核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參與體育科研的積極性較低、參與體育科研的教師數量較少。即使有教師發表論文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評職稱的需要而為。
4.1 加大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發展的平臺搭建
為了更好地促進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效果,要通過創新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培訓的組織方式、考核方式等,在充分利用校園足球等培訓的基礎上,發揮本地區體育骨干教師、體育學科帶頭人的價值,提升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平臺搭建的多樣性、專業化。同時,要充分利用好“國培”等一系列的體育培訓活動,引領農村體育教師的積極參與與不斷提升。為更多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自我學習、在職學習提供有效的政策與實踐層面的支持。
4.2 加大農村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力度
在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體育課程改革可以引領與推動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這是因為體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師在不斷的學習體育課改理論、不斷的實踐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發展、體育教學、體育科研的動力,為其更快、更好地發展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催化劑。
4.3 提升校本教研的實施范圍
受到農村學校教育科研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因此,可以通過校本教研、集體備課等方式,切實促進農村體育教師的科研與學習力度,養成勤于實踐、精于鉆研的學習氛圍,以此來促進教育科研能力的不斷提升。
4.4 落實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福利
通過對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調查訪問得知,大部分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對體育教師的工作認可度、重視度等不夠。存在著諸如體育教師課時打折扣、體育教師服裝費不能按時發放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做好體育教師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考核。農村小學體育教師作為農村教師隊伍的一員,在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要按照國家現有的體育教師福利待遇的規定,配齊服裝費等。同時,學校要結合體育教師的工作環境等,做好體育教師的考核制度健全與完善,實現體育教師與其他教師一樣同工同酬,從而更好地激發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更為積極地服務于農村教育。
綜上所述,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現狀調查研究可以發現,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狀況不容樂觀,師資隊伍的數量與質量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從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師數量、體育教師的職稱、性別比例等,都可以看出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通過提升農村體育教師的待遇、搭建農村體育教師的發展平臺、創新農村體育教師職稱評定制度等措施,加快安徽省大別山地區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為農村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與引領。
參考文獻
[1]曹帥.淺談新課改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0(15):154.
[2]宋國清.21世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與需求的調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12):67-69.
[3]張玉英.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以蕪湖縣農村小學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09(9):137.
[4]宋國清.21世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與需求的調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12):67-69.
作者簡介:①鮑劍(1979,12—),男,學歷:本科,職稱:小一,研究方向:學校體育。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076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c)-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