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低年級上課時老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教室里像是炸開了鍋,個個都在舉手,嘴里還不停地說:“我,我來”,“我知道”等等,而當老師抽到一個學生發言時,多數孩子卻絲毫不聽別人說了什么,為什么這樣說,說得怎樣,好像完全與自己無關。另外,老師講課時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思想“開小差”,擺弄一些物品(如:橡皮擦、鉛筆、文具盒等),做一些小動作。凡此種種,不由得讓人深思:長此以往,他們便不會傾聽老師、同學的發言,更不可能對別人的發言作出思考、判斷和整理,學生的傾聽能力和思考能力無法得以培養。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及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
有位教育家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天窗開得越大,我們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渙散了或無法集中,心靈的天窗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因此對于年級學生而言,培養他們的注意力是尤為重要。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明確上課要求,適時提醒
低年級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孩子不知道上課該做什么?對于行為的對錯,概念是模糊的。因此,教師要根據集中注意力上課的特征,提出上課要求:比如要求學生端正坐姿,認真傾聽,眼睛望著老師或黑板,積極發言;課前做好準備工作,上課時翻書、拿筆的動作要快;回答要針對所問;對別人的回答有異議馬上舉手補充等等。讓他們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是下課該做好的,上課應該做些什么,要準備些什么,上課有用到的應該放在哪里。
由于孩子們的注意力不持續,盡管他知道該怎么做,可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根據情況進行適時的提醒。如:發現有部分孩子開始搞小動作,即可表揚其他同學以便提醒:某某同學坐得真端正,眼睛望著老師真有神采!對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往往容易沖動,常常還沒有聽清楚或想清楚就開始爭辯。這個時候就要引導學生不斷自我提醒:“我應該聽清別人的意見,否則就沒有發言權。”“我必須明確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沒有說服力。”“我再思考一下,說不定能有不同的發現。”從而引導他們認真傾聽和思考。
二、建立競爭意識,尋找優越感
在班級中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不僅能促使學生間的互動,還能讓學生在競爭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有利于習慣的養成和提高學習效果。我們可以在一些課堂上以個人為單位進行一些比賽,比比誰上課最專心,誰回答問題聲音響亮、表達完整,誰算的最快!誰做題做的既準確又迅速……還可以分小組來進行,把課中好習慣的養成融入進來,讓全體學生都投入到活動中來,以小組為單位給予表揚,貼小紅花、小紅旗等獎勵措施,每周小結一次,獎勵優勝者。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學習的效率一般也都有很大的提高。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從實踐操作中感悟知識,并把它表達出來,其他同學就認真聽他的描述,這樣會使該學生產生優越感,注意力自然就留在課堂上了。
三、創設多樣教法,讓孩子愛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啟發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引入新課時,我們只要引用一些學生熟悉、比較直觀的事例,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簡明,并通過巧妙地設疑提問,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鉗住,啟迪他們的思維、開發他們的智力。實踐證明,游戲引入法、直觀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能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迅喚速進入角色,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同時經常進行課中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此年齡階段的兒童,爭先意識較強,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適當地組織一些學習競賽,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大腦神經,引起他們的興奮,從而提高注意力,增強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數字5的讀寫》時,授課前,設計“搶凳子”這一游戲來導入所學知識:5名學生圍著4張椅子繞,其他學生們唱歌,歌聲停下來后,學生們奮力搶屬于自己的座位,看誰的反應快。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們直觀地建立了數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復習了上節課有關“4”的知識,又引發了學生們學習新課的興趣,一舉兩得。又如,教學“數的組成與分解”時,我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參加游戲的小朋友頭戴數字卡,伴隨著“找呀找呀,…找到一個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頭飾上的數能組成需要分解的數,就是一對好朋友。(如:2和7組成9;3和6組成9中,“2”和“7”是一組好朋友,“3”和“6”是一組好朋友。) 學生們在感性直觀、輕松自如的游戲中感知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生興趣高漲,當然注意力就集中了。
學生注意力的培養關系著學生學生的學習質量。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生上課就輕松了,要是一節課教師都在時不時的提醒學生:坐好了,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亂翻書,不要講話……那這一節課肯定是不成功的,一部分注意力集中的學生會因此被打斷思緒,而也開始注意力渙散,再者或使學生覺得上課很無聊,失去對上課的興趣。所以注意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內容和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對注意力集中困難的學生多一些關注,通過適時的提醒幫學生維持注意力;教師還應該結合課堂學習內容組織一些專門的訓練注意力的活動,促進學生注意品質的提高讓學生先對課堂感興趣,從而對知識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