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
摘 要:森林是大自然生態系統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穩定生態系統的平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對于我國林業的保護和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將分析林業生產中撫育采伐的有關問題,總結林業生產中撫育采伐的主要方法和經驗技術,希望能夠為以后的林業生產提供幫助,供林業人員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林業生產;撫育采伐;方法措施;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和經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工業化的逐步完成,我國對于自然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大,這極大的破壞了我國的自環境,不僅給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困擾,因濫采濫伐造成的各種自然災害更是直接威脅到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其中對于森林資源的濫砍濫伐遠遠超過了森林的自我修復能力,給我國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國家逐步認識到了這一現象的危害,因此我國的立業部門正加大對立業生產的投入,希望能夠提高森林的生產力。
1 森林撫育和采伐
1.1 森林撫育
林業生產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在樹木長成之前需要林業人員進行大量的人工作業保證樹木正常生長,從而提高森林成材率和生產率,主要的工作內容分為林木撫育和林地撫育。為了有效的促進林木生長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必須采用科學的、適當的撫育方法,從而提高林木的生長質量。具體的處理方法有除草、修剪枝葉、施肥灌溉、合理采伐等等,這都是林木生長所必須的作業環節。
1.2 撫育采伐
林木的生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適當的氣候條件和生長環境,林業生產中最首要的條件就是培養出適宜林木生長的自然環境,然后種植樹苗。當林木成長到一定程度時,需要進行科學的進行林木采伐。根據林木的不同生產階段和生長量采伐可以分為透光伐、疏伐和生長伐。在林木種植時由于考慮到林木會有一定的死亡折損率,因此會按照一定的比例多種植一定的林木,這會導致林木生長到一定階段后林木的分布密度顯得過大,林木之間會彼此影響采光,因此需要進行透光伐。而當林木進入快速生長期還沒有進入主伐期時,由于這時不同年齡的林木需要的營養面積各不相同,所以在這時需要進行疏伐,從而按需使其達到適宜的營養面積。而在培育大徑材時,通常在熟林階段需要采取生長伐來對林木進行撫育。
2 森林撫育采伐的意義
2.1 去劣存優提高林分質量
森林可以分為人工林和天然林,天然林指的是不依靠人工作業而在大自然的環境下自然生長形成的森林,因為自然林極少受到人為的影響,因此樹木種類的不同、生長條件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同導致林木的生產狀況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需要對其中生長狀況不好的林木進行采伐處理,為其他生長良好的林木騰出適當的生長空間。除此之外,林木的生長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時會出現死亡狀況導致一定范圍內的林木生長過于稀疏,因此林業人員要通過人工選擇的方法去劣存優,充分利用自然環境。
2.2 按照需要對林分進行調整
森林中往往存在著多種林木,各種各樣的林木生在在一起,很容易產生相互影響導致林業生產中最緊要的樹種生長受到壓制。如果遇到上述情況林業人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影響所需樹種生長的其他林木進行砍伐處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林業人員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才有科學的方法進行調整作業,使得林分的質量提高,經營所需的樹種能夠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2.3 調整林分密度,縮短工藝成熟期
處于自然生長狀態下的森林,由于受到外界干擾因素較少,所以其密度通常都會過大,同時其分布也呈現不無效的狀態。當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人工林,雖然分布呈現均勻的狀態,但一旦其郁閉后則也會呈現密度過大的情況。雖然自然稀疏對于調整林分的密度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還無法與林木正常生長的適宜密度相匹配,所以需要我們合理的進行撫育采伐,這樣可以使林分的密度處于合理的分布,對林地土壤、林木的營養空間、植株的生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提高木材的質量和培育的水平也具有積極的作用,科學合理的撫育采伐可以有效的縮短林木培育的期限,使林木的經濟效益得以提高。
2.4 改善林分環境狀況,增強林分抗性
經過撫育采伐的林分,單位面積上林木株數減少,林冠郁閉度下降,使林內光照強度增加,林內空氣、土壤的濕度、溫度、理化性質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大大改善林分環境狀況,增強林木的生活機能,對于增加林木對不良氣候條件抵抗力,防治病蟲害發生蔓延,防止雪壓雪折、防止風害等,充分發揮森林的有益性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森林撫育采伐的主要方法
3.1 透光撫育
透光撫育是在幼齡林時期,主要解決林木之間、林木與其他森林植物之間的斗爭,保證目的樹種或主要樹種的林木不受其他喬灌木的抑制,以調整林分組成為主要目標所采取的一項撫育采伐措施。
3.2 生長撫育
幼林經透光撫育,進入壯齡林階段后,應進行生長撫育,砍除下層被壓木和有害木。其主要目的是林分自壯齡后至成熟主伐利用前的一個時期內,為了解決目的樹種個體間的矛盾,不斷調整林分密度,使保留木得以良好生長,并提高木材質量,縮短成材期,實現優質、豐產的目的。
3.3 低產林撫育
低產林是指天然次生林中,由于密度稀,結構不佳,立地條件與種群生長很不適應等因素,導致林地單位面積產量低,生長率低,年公頃生長量低形成的低質、低效林分。這種類型的林分種群多樣性指數逐漸縮小,生態系統脆弱,循環緩慢。對于低產林撫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先造后撫。
3.4 特種林撫育
特種林撫育主要針對特殊功能類型的林分進行。
4 森林撫育的技術要素
4.1 撫育采伐起始期
撫育采伐起始期的確定,在考慮樹種組成、林分起源、立地條件、原始密度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可行的經濟、交通、勞力等條件。
4.2 撫育采伐強度
采伐強度主要考慮提高林分的穩定性,改善林木的生長條件,形成理想的林分結構,增加林分的防護功能或其他有益效能,提高單株材積和林木利用量,同時應兼顧撫育采伐木材利用率和利用價值,在有利于培育森林的前提下增加經濟收入。
4.3 撫育采伐重復期
撫育采伐重復期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林分郁閉度的增長速度。喜光、速生、立地條件好的林分,重復期短。撫育采伐強度直接影響重復期,大強度的撫育采伐后,林木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郁閉,需要較長的重復期。
結束語
最近十幾年我國對于林業生產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不斷加大了對林業生產的投入,相關的林業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對我國林業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撫育采伐是林業生產中十分重要的處理措施,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技術不斷的總結研究,創新發展出新的技術方法,這對促進林木生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玉江.簡述森林撫育的目的和技術要求[J].林業勘查設計,2009.
[2]李淑華,楊繼承,等.森林撫育間伐研究綜述[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