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紅
【摘要】群文閱讀,就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內,探索性地閱讀一組相關聯的文章的閱讀方式。準確把握群文閱讀的特點,才能讓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中摒棄傳統閱讀教學的陳弊,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優勢,實現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素養的目的。我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研究的兩三年間,對群文閱讀教學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也進行了一些不成熟的實踐,與大家交流共勉。
【關鍵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內涵是多層次的,而群文閱讀與課內閱讀、課外閱讀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使其學生閱讀領域不斷擴大,閱讀對象不斷更新。那么,群文閱讀應該怎樣去有效實施呢?
一、 正確認識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把一組文字,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推理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我們現在討論的“群文閱讀”,主要還是放在課堂這一情境中的,而實際上,我覺得它完全可以延伸到課外,甚至發展為“群書閱讀”,甚至突破“文”單指文本的限制(把“文”理解為所有有意義的事物而不拘泥于其載體)。這里先討論四種我能想到的“群文閱讀”的形式。
(一) 告知議題的“群文閱讀”
這是傳統意義上的“群文閱讀”,即教師按照一個議題組織起的若干文本用以教學。
(二) 尋找議題的“群文閱讀”
這在前者基礎上有一點變化,即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教學時,并不告知學生組織這些文本的意圖,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這些文本之間的聯系,這種尋找議題式的“群文閱讀”往往可以發現教師思考框架之外的驚喜,更有助于學生思考與辨析,強化其想象力、創造力與邏輯推理能力的演練。
例如:我們在進行群文閱讀課《誰最?》時,選取了《信義兄弟》《曾子殺豬》《明山賓誠實賣牛》《范巨卿雞黍死生交》《范巨卿雞黍死生交》這五篇文章。群文的選擇,強調了它的“結構性”,組合的線索非常明確,孩子們通過閱讀發現了這四篇文章的相同之處:他們都講誠信,都值得人欽佩,那誰最誠信呢?學生為此而辯論。這就是課堂生成的議題,讓學生在遷移中鞏固知識、形成能力。
(三) 問題指向的“群文閱讀”
這種“群文閱讀”是為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比如,教師創設情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然后告訴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什么資料(一級資料)下手,讓學生自己去查閱,學生將解決的問題和未解決的問題提出并討論,在老師的引導或小組討論或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繼續查閱資料(二級資料),再將解決的問題和新的問題提出并討論,依次循環,直到學生認為查閱的資料解答了自己的疑惑。而這所有查閱過的資料,即組成了學生解決問題的“信息群”。
(四) 完全開放的“群文閱讀”
這里的“文”不再局限為“文本”,而是所有具有信息價值和意義的音樂、視頻、圖畫等等所有可以通過一定議題產生聯系的事物。
二、 科學選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當我們正確地認識了群文閱讀教學后,我們才能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群文文本,不同階段的學生,科學地采取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揮群文閱讀教學的優勢,實現多層次、全方位的語文能力培養。群文閱讀要求在有限時間內學習幾篇文章,這就要求孩子的閱讀速度要提高。而讀得快,就要求對所讀書籍或文章的理解得快,記得快,講究看書的“高效率”。否則,一味求快,浮光掠影,沒有效果,快了也沒用。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除了讓學生朗讀和美讀之外,還讓學生采用瀏覽、默讀、掃讀、跳讀、速讀等閱讀方式教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去讀不同的文章,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培養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我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描寫春、夏、秋、冬的句子,體會小興安嶺的美,在教學《桂林山水》時,在學完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快速瀏覽第三自然段,概括出桂林山的特點……這樣根據不同的內容教會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為群文教學打下基礎。
三、 開發群文閱讀素材,拓寬群文閱讀范圍
文本的選擇是群文閱讀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要對文章進行篩選、歸類與整合,使主題更鮮明,線索更清晰。
(一) 依據同一主題,進行多元開發
當前國內的小學語文新教材有很多種,但不管哪一種,幾乎都是以“主題單元”來選編課文。可利用開發的空間很廣闊。在強化語文課程單元主題化閱讀教學中,秉持“以篇為范例,授之以漁”的原則進行單元整合教學,通過對不同文體,同一主題文章的學習,歸納出一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以“一篇”帶“多篇”,提高閱讀能力,掌握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不僅要結合同一單元的《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這三篇課文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寬廣,同時還要圍繞“父母的愛”這一主題進行素材開發,補充《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母愛》這兩篇文章,讓學生對其進行賞析。正如葉圣陶老先生說的“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合作交流,從范文歸納出學法,然后讓學生用新學法實踐運用。
(二) 依據同一體裁,進行素材開發
同一體裁的文章之間既具備相同點,又各有千秋,將統一體裁的素材進行開發,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還能拓展其閱讀量,通過對“同體裁”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學生在有限的閱讀中經歷、體驗了較高水平的思考性閱讀。例如,我們在學習課文《橋》時,第一課時精讀《橋》,加以理解分析。第二課時引入群文閱讀《一件運動衫》《窗》《雪夜》《愛之鏈》,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文章“出人意料的結尾”這個寫作特色。
四、 群文閱讀教學結構形式要多樣
在教學群文閱讀中,我們可以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合理地選擇舉一反三式,反三歸一式,反復重讀式等群文閱讀教學結構。
舉一反三式閱讀教學是以精講一篇文章,由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掌握一定的閱讀學習方法后再舉一反三去閱讀更多的文章。然而舉一反三的學習方式過于單一,群文閱讀中需要將“舉一反三”與“反三歸一”有效結合。通過大量的閱讀,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用“反三歸一”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群文閱讀”是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的巨大挑戰,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豐富閱讀積累,做一個愛閱讀的人。我們要轉變閱讀觀念,改變閱讀方法,明確閱讀目的?!叭何拈喿x”教學,讓學生更加自主、更加愉悅、更加生活化地去閱讀、去理解、去質疑、去發現,真正達到提升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6).
[2] 劉榮華.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課型及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2(11).
[3] 姚婷.“群文閱讀”——有效的閱讀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3(36).
[4] 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