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佳
摘要:隨著大學生藝術團活動的日益活躍,大學生藝術團已發展成為現階段不可缺少的高校學生社團力量,也是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審計大學學生藝術團成立以來,積極主動參與校內外文化舞臺演出,為高校藝術教育建設,提升學校人文氣息,陶冶學生情操發揮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審計大學學生藝術團為例,闡述大學生藝術團建設對于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實現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的目標。
關鍵詞:藝術團;心理;影響;南京審計大學
大學生藝術團作為高校學生社團的重要組織,是高校重點建設的大學生群眾性文藝團體,是校園和諧文化建設的生力軍,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文化育人、思想育人、素質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大學生藝術團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學生藝術團是傳播和激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90年代陸續開始組建,已歷經二十余年,雖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從總體來看,大學生藝術團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定位模糊,急功近利。大學生藝術團首先要有明確的定位和宗旨,但目前部分高校將藝術團建設作為時髦的團體,作為標榜的工具。有些學校對大學生藝術團定位不準,沒有真正地將藝術團的作用發揮完全,對大學生藝術團的作用和功能缺乏了解。部分高校認為組建大學生藝術團就是出去演出,拿名次,爭面子。
2.目標不明,缺乏規劃。社會組織團體要想持續健康的發展,保持骨干力量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而目前大部分藝術團成員均為原有的興趣愛好者組成,骨干力量成員均為學生,學生畢業后,許多工作不能順利開展,普遍缺乏較為長遠的目標規劃,影響藝術團的發展。
3.管理松散,水平不高。目前組建藝術團的大部分高校均為非專業類藝術院校,藝術類、專業類指導教師普遍較為缺乏,且水平也不高,同時藝術團的成員水平本就高低不一且大部分為非專業,藝術水平差異較大,課程學習與排練時間協調困難。對外交流,排演排練機會和時間較少,作品缺乏深度和廣度,精品較少。
4.育人發展,結合較少。大學生藝術團創立的初衷是結合素質教育,在活躍文化的同時,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培育健全的人格,提升大學生的人才品質。但目前,藝術團發揮思想載體,育人效果,全方位培養人才的作用尚未全部體現。
二、南京審計大學藝術團的發展現狀
南京審計大學大學生藝術團成立于2001年,是校園文化建設、傳承的主要載體和中堅力量,經過多年的建設,現有交響樂團、民樂團、女子管樂團、聲樂團、舞蹈團、美術協會等14個分團,現有在校團員650余人,其中交響樂團、民樂團、管樂團、聲樂團為江蘇省省級大學生藝術團。近年來,大學生藝術團肩負著校園文化建設、傳承的重任,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校內外文藝演出活動,如歷年畢業晚會、迎新晚會、校園合唱節,營造出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在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開幕式演出、省文藝志愿活動、省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省“青春之歌”校園歌手大賽、省歷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中,展示出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擴大了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知名度。
三、大學生藝術團建設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大學生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有生力量,任何細微環節都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正因為如此,現階段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正逐步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南京審計大學藝術團始終堅持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育為手段,以活動為載體,堅持調節大學生的情緒、錘煉大學生的意志、完善大學生的人格以及協調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以及校園文化的日益豐富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大學生藝術團建設有助于發展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自我認識的自覺性逐步提高,但又出現矛盾性;自我體驗的深刻性不斷增強,但又呈現兩極性;自我調控的能力明顯提高,但又具動搖性。在大學生藝術團的活動中,學生通過自我內部活動的策劃、管理、運行等相關角色轉換,大大增強了自己成長、實踐、發展的意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在意識成長期的自控、自調能力。南京審計大學藝術團以常見的藝術形式,提升發展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比如音樂和舞蹈是情感的藝術,具有非語義性和不確定性,它為表演者和欣賞者提供了巨大的創造和想象的空間,通過學生在音樂欣賞的實踐中,其思想在優美的旋律中任意翱翔,不受現實關系的約束,可順著自己的本性自由地想象,進而激發其深藏的自我意識。
2.大學生藝術團建設有助于調節大學生的情緒情感。凡是符合人需要的客觀事物,就會使人產生積極肯定的情緒;反之則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考慮到大學生的情緒具有豐富性、不穩定性、掩飾性與沖動性,南京審計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在學生緊張的課堂學習之余,組織各種藝術活動來使大學生在良好的藝術文化氛圍中體驗心理健康的愉悅和自豪。隨著藝術教育的深入,美感的逐步形成,對美有更深入的體驗,并根據各人對美的需要和評價產生情緒的體驗。大學生藝術團最重要的責任在于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但兩者之間的聯系是非強迫性的,它能夠充分體現和諧、自由、文明的精神。大學生藝術團是個性釋放的團體,能夠使大學生享受自由的空間,人生的態度也會潛移默化地變化,以積極的心態增強自己的心理調節能力。
3.大學生藝術團建設有助于錘煉大學生的意志。心理學中把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為實現目的而克服困難、有意識地支配和調節自己行為的心理過程叫意志過程,表現為激勵個體去從事達到目的所必須的行為和抑制與預訂目的不符合的行為兩個方面。南京審計大學充分讓大學生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特點,形成良好的心態,通過個人與集體創作思想的火花,達到較好的融合,最終達到錘煉意志品質的作用。
4.大學生藝術團建設有助于完善大學生的人格。由于大學生處于封閉與外部的環境交織的階段,因此培養健全的大學生人格在這一階段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要保持人格完整,就是要保持個人腦中想的、口中所說的、行為所做的都要是統一的,有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樂觀向上的價值觀。所以南京審計大學大學生藝術團教師指導大學生藝術團活動的過程, 通過采用培養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能夠坦然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打擊,完善大學生健全的人格。
四、大學生藝術團下一步發展的目標與思路
1.充分發揮專業力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和指導作用。大學生藝術團作為一支新興力量,正在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為了把大學生藝術團的發展納入健康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在專業力量的指導下探索利用自己的專業實踐課和日常訓練結合的最優模式,充分利用具有較高藝術水平的匯報演出和多樣的才藝展示,有特色、有影響地逐步擴大大學生藝術團的覆蓋面,充分發揮專業力量在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和指導作用。
2.優化大學生藝術團的管理,形成較為完善的管理和評優機制。制定大學生藝術團管理辦法,將大學生藝術團納入到學校的規范化管理體系當中,從大學生藝術團的指導思想、工作、任務和管理考評等方面,明確藝術團的各項工作,并通過量化考評的競爭和激勵機制促使藝術團更積極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
3.加強大學生藝術團的心理教育,提高大學生藝術團成員的心理素質。大學生藝術團具有自發性、專業性的特點,藝術團中的團員包括了藝術特長生和廣大熱愛藝術的同學,藝術團每年進行常規招新工作,并由專職老師、專家、心理老師進行藝術訓練和全身心指導。因此,積極引導、鼓勵藝術團開展思想教育、理論學習、主題活動、民主生活、心理疏導等多方面的活動,提高大藝團成員過硬的心理素質。
4.完善大學生藝術團的日常管理,增強積極向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開辟多種行之有效的實踐渠道,結合藝術團特色,對外加強聯系、溝通、合作,形成共建機制,組織相關的交流演出活動和訪問學習活動,培養藝術團的實踐能力,提高團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和作用,通過團內評價、校內評價、社會評價等多種渠道,建立和完善獎勵機制,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演出熱情,促進藝術團的穩步發展,形成南京審計大學良好的“育人生態”。
大學生藝術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南京審計大學藝術團秉承著 “育德、啟智、審美、健身”思想,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全方位素質人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鼓勵學生對大學生藝術團活動的參與,改革大學生藝術團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使其活動內容更貼近高校生活的實際,從而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陳愛民.大學生藝術團:文化育人的有效載體[J].梧州學院學報,2015,(2):69-73.
[2]劉姍.高校藝術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實施途徑[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5):70-71.
[3]朱衛國,桑志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