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王克儉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使大學生的數量快速增加,為學生創造更多進入高校學習機會的同時,也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造成了嚴峻的就業壓力,因此大學生創業問題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是新時期高校鼓勵大學生創業、積極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扶持的重要形式,通過發揮創業孵化基地的作用,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降低創業風險。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示范作用
一、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示范作用
(一)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
大學生參與校內創業孵化基地活動,需要自身具備較強的創業熱情和渴望,并且對創業活動充滿信心,只有正確的創業觀念作指導,才能保證大學生創業活動的有效進行。關于創業,很多大學生都趨之若鶩,認為這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可以完成創業,首先就需要對創業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而且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這也是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的基本功能。當大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創業觀,便可以對創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及需要什么樣的幫助有更加明確的認識,而在所有問題中,啟動資金是關鍵的要素,同時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也必不可少。
(二)實現創業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
大學生創業校內孵化基地的建設與運行,需要明確的發展目標做指導,而從當前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的發展角度來看,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是當前主要的發展目標。創業校內孵化基地以大學生的創業項目為主要的服務對象,這些創業項目中有高校既定的創業方案,也有大學生自己提出的創新項目,根據創業項目的實施情況確定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力度,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活動,可以提高創業孵化基地的培養效果,輸出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創業人才。在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社會和企業的幫助必不可少,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也日益密切,只有堅持社會需求為導向,才能保證大學生創業活動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從而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高校與政府、企業之間的有效銜接,能夠實現創業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無縫銜接,有利于降低創業風險。
(三)激發大學生創業思維的拓寬
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除了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教育和培訓活動以外,還承擔著大學生創業成果轉化的重任,對大學生的創業成果進行篩選,挑選出具有較大發展空間以及創新空間的項目給予重點扶持,并且為成果轉化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扶持,實現高校創業教育與社會創業活動之間的有效銜接,從而激發大學生的創業創新思維,產生具有創新意義的創業項目和成果。為了實現大學生創業成果的有效轉化,很多高校與當地的政府、企業之間都有密切的聯系,并且簽訂了相關的合作協議,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成果的轉化,促進大學生創業校內孵化基地作用獲得更充分的發揮。
(四)增強大學生的創業理念和創業技能
大學生參與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教育和培訓之后,對創業理念會形成一個新的認識,這對于大學生創業活動的有效開展十分重要。理念是影響實踐活動的基礎,只有在正確的理念指導下才能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完成。很多大學生對于創業的認知都是停留在表面上,而當他們參與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教育以后,可以對創業有更加深層和全面的認識,這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視野,也提高了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可以幫助他們積極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獲得更多創業體驗。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實踐活動中,對學生創業技能的提升效果最為顯著,大學生創業技能的提升可以增強他們對社會需求的強烈認知,有利于增強創業項目的針對性,提高創業成功率。通過對大學生創業過程的跟蹤調查發現,資本在大學生創業活動中有著較大的影響,而組織人力資源的效率則是其中影響最大的要素,正是通過人力資本的組織與運用,才能不斷增強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提高資本利用率,這對于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至關重要。
二、發揮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示范作用的保障
(一)政策保障
地方政府給予高校的政策保障是實現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穩定發展的基礎,所以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度等方面都給予足夠的優惠政策,如創業大學生可以享受貸款擔保、房租補貼、就業補貼等方面的補償;在工商、稅務等環節為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更簡單的辦理程序;金融機構給予大學生更多融資選擇額,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項目的資金啟動等。這些優惠的政策保障,可以減少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難題,同時也可以體現政府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體現國家和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關注,增強大學生創業的信心。
(二)配套設施
為了促進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與發展,高校內部需要為其提供完善的配套設施,硬件設施和軟件體系方面都須要根據創業孵化基地的發展要求積極配置,才能保證其有效運行。在高校中應當廣泛開展創業教育活動,將創業教育納入到高校課程體系中,再通過相應的實踐活動,加強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培訓,為大學生校內創業活動的開展提供足夠的保障。同時,高校也要積極運用自身的地區資源優勢,與當地的企業進行協同合作,為高校大學生校內創業基地爭取更多社會資源的支持,提高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針對性。
(三)機制保障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應當對現有的準入機制進行改革和完善,對企業的準入標準進行重新完善,使更多優秀的企業可以入駐高校,共同為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在高校建立其科學的評價機制,尤其是具備廣闊市場發展前景以及較強科研能力的企業,通過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激發他們自身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在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方面積極發揮示范作用,為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發展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四)教育保障
創業教育的開展是提高大學生創業理念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創業教育的學習和培訓仍然是當前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參與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大學生往往在專業知識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他們對于創業教育的認知十分有限,所以須要通過創業教育的開展,加強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企業要對基地內大學生創業提供培訓和指導服務,從整體上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降低創業風險。
三、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示范作用的推廣機制
(一)構建完善的基地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政府管理型、高校管理型、政府 — 高校管理型和企業 — 高校管理型四個模式,每一種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從目前來看,很多高校在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管理模式方面都處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并沒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這與不同高校自身的教育管理體制、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模式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四種管理模式中,企業 — 高校管理模式的應用相對較為廣泛,這種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被很多高校認可,也是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種管理模式。只有完善的、穩固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證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穩定運行,提高大學生創業實踐的效率。
(二)建立完整的基地運作資金鏈
資金是影響創業活動開展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是一個經濟組織,其建設和運行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障。因此,高校要積極為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健康運作提供積極的資金保障,一方面在高校現有的資金劃撥基礎上,不斷加大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資金投入力度,可以滿足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資源配置需求。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運行,涉及到辦公場地的租賃、購買辦公設備、水、電、人員等經費項目,其中任何一項費用的資金鏈發生斷裂,其他的活動也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保證穩定的、足夠的資金來源,可以保證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持續運行。
(三)適當開放校內孵化基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高校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準入機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在管理模式方面可以選擇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但是往往很多滿意度較高的企業并不能完全入駐,這與高校對于入駐企業的準入機制建設方面有一定的關系。狹窄的準入機制使得很多優秀的企業無法真正進入到高校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運作與管理中,因此必須要適當加大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開放程度,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和企業力量,為大學生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運行與發展提供更多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從而實現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鳳民.論大學生的創業環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5,(11).
[2]劉素婷.談高校的創業文化建設[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3]周俊鵬.大學生創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