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
摘 要:初中英語新課改標準明確指出:教育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大力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以滿足新課改要求,這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課堂中使用合作學習模式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升學生團結協作、自主思考等能力,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 合作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是踐行新課改理念的重要途徑之一。合作學習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互動性和積極性。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是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對比、分析、實踐,進一步闡述關于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模式設計。
一、對象選擇
近些年,合作學習模式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實踐,獲取了發展性研究經驗和成效。但因教師意識和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及理解存在著差別,在具體實施時,教學效果存在天壤之別。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合作理論支撐下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也能提升初中生的學習成績,促使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在開展合作學習教學實踐中,我深刻反思了課堂教學,歸納了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情況。本次研究對象是濰坊市第二初級中學2014年初二學生,該年級二班為對照班級,四班為實驗班,實驗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展開教學,對照班則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不干擾學習計劃,保證實驗情境的真實性,本實驗盡量不改變兩個班級原有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
二、實驗設計
實驗時間為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實驗內容主要包括理論準備、布置教室、劃分小組等階段,具體設計如下:
1.理論準備
認真學習、分析國內外與合作學習模式相關的理論,隨部分教師前往其他省市對合作學習模式典范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嚴格遵循合作學習理論的特征及本質來開展教學,確保本次實驗存在較高的理論指導,借鑒優秀經驗來展開實踐操作。在實驗班級展開合作學習模式工作前,先向學生詳細介紹合作學習的各項理論知識、合作學習模式、時代意義等,促使參與實驗的班級成員了解開展合作學習的目的,明確各個小組成員應盡的職責。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前基本了解了“何為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意義”,這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保障實驗順利展開。
2.布置教室
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各種活動,讓教室成為學生學習的舞臺。依據山東省杜郎口中學的教室設置情況,學校在實驗班四周裝設了黑板,每個小組固定使用一塊黑板,并將小組名稱寫在黑板上。
3.劃分小組
根據實驗班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成績、心理特征等,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合作理論原則,建立班級合作小組,主要劃分方法如下:
實驗班共有40名學生,劃分為10組,每個小組通過交流、討論擬訂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名稱,如“Dayip”“Sunny”等,各個小組按照田字形坐在一起。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必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每個小組分配一名英語成績優異的學生,挑選具有影響力和威信的學生擔任組長;(2)各個小組包含一名成績好、兩名成績中等和一名成績較差的學生,確保各組間的整體水平處于均衡狀態。(3)分組過程中,需考慮學生的性別、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因素,因為組員能力一直是變化的、發展的,隨著學習的深入,應不斷調整并合理分配學生。各小組組員角色分配情況見表1。
三、實驗結果研究
本次問卷調查以濰坊市第二初級中學初二二班和初二四班學生為調查對象,問卷調查在課堂實施前后展開,主要對學生學習目的、學習興趣、學習情況等方面展開全面分析。本次實驗共發放兩次問卷,發放時間分別為實驗前和實驗后,共發出40份問卷,收回40份,第一次統計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實驗班多數學生對英語非常感興趣,少數學生因小學沒有打好基礎,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72.5%的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想要學好英語;40%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77.5%的學生希望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對實驗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后再展開調查,實驗結果顯示: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明顯改變,喜歡英語的學生越來越多,不喜歡英語的學生少之又少。多數學生認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給予了充足的思考時間,能夠積極參與小組討論。上述研究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受到了師生的喜愛,值得在各個校區推廣使用。
四、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設計中的不足及改善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學生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英語學習興趣不足,僅有少數學生認為英語是自己喜歡的學科,對英語很感興趣,而部分學生則需要在家長的監督和要求下學習英語。因英語屬于重要的考試科目,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可是僅有52.5%的學生喜歡英語。因此,如何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則成為有待解決的問題,英語教師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并采用多種方法加以解決。同時,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向教師求助率較低;還有部分學生存在無所謂的思想,不懂也不向教師或同學請教;還有一些學生不愿放下面子去向他人請教,缺乏積極學習、解決問題的意識。多數學生更愿意向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同學求助,這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鼓勵學生主動求助,在遵循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共同學習的平臺。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就無法關注每一位學生,這是由傳統教學方式本身缺陷所引起的,并非教師主觀忽視學生。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想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和水平,就必須從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變教學方式等方面入手,改善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吉來.初中英語有效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界,2011(14).
[2]張旭華.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3(5).
[3]焦秋紅.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導刊,2011(18).
[4]謝海芳.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5]蘇曉.淺談初中英語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1).
[6]丁文廣.初中英語合作學習問題分析[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