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水霞
摘 要:在新的一輪課改中,全體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的是一種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積極地嘗試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一體的教學模式(簡稱為自主合作學習),運用于實際的教學課堂上。主要從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原則以及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現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原則;措施
自主合作學習是教學改革中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此種學習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諸多的教學實踐證明中,我們可以發現,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主導的模式,也沒有哪一種教學模式是可以不變的。教師必須要依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由于小學生的自律能力較低,且好動,思維能力擴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將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語文課堂中。
一、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原則
1.平等
“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會讓教師根本不熟悉了解自己的學生,對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對知識的興奮點都一無所知,學生本身對枯燥的語文知識就缺乏興趣,最終只會使學生的語文成績不理想。當今的教學課堂要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在教學中主要起到的是引導作用,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當然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平等的關系,對待學生既要有鼓勵也要有批評。師生之間要做到互相理解,若教師能在課堂上穿插一些幽默的話語,相信課堂的氣氛會很活躍,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自主學習
“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是一種被動的角色,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地學習。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中要求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會真正地從中收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通過實驗、總結等多種方法去感知語文的魅力。
二、自主合作學習的措施
1.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索
問題是開拓思維最好的方式,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去勇于探索。通過與老師或同學展開激烈的討論,說出自己困惑的地方,通過討論,大家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很快地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當然有時通過簡單的討論,一些問題也是不能解決的,那這時教師可以組織進行班級討論,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進行探索。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的語文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工具,引導學生對其感興趣的課文進行課件的制作和相關講解。如《桂花雨》這篇文章,在課前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學了解文章的生字,并在課下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再帶著問題去深層理解。學生之間可以對文章的相關細節進行模擬,討論桂花可以給作者帶來什么樣的快樂,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營造氛圍,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做到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營造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就可以在這樣的課堂上擁有愉快的心情,這樣自己的求知欲就會變得很強,思維也會隨著變得活躍。愛因斯坦曾說:“把學生的激情調動起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課堂就會像接受禮物一樣來接受。”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有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在教學時要做到態度和藹可親,因為學生會把老師的這種態度看作是一種鼓勵,這種鼓勵會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
3.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在語文課堂上增強互動性,就是一種相互合作和交流的教學模式。課堂上的互動性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還包括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傳統的教學中缺少了這種互動而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從而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就會造成教與學之間的不同步,這就會使師生之間由于知識水平的不同而在理解問題時有偏差。教師認為不算是問題的問題在學生面前會變得很困難。所以師生之間應該加強互動,教師要學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可以適時地通過設計“陷阱”的方式來使學生幫助教師解決疑難雜癥。解決了問題之后,學生會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對問題就有了一種更深刻的理解。只有師生之間有一個良好的互動,才能實現教與學的同步。
在學生之間的互動中要時刻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在調動積極性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小組之間的互幫互助,可以使得問題快速得到解決,也可以使得自己的知識得到鞏固。
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把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從而使師生之間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求知。在堅持師生平等原則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將自主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實際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劉紅靜.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3(1).
[2]齊俊平.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