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明
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宗旨是讓教師和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形成師生有效的互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解決好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問題,將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1.注重知識傳授,忽略學生的能力培養
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沿用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知識傳授過程中以教師的一言堂為主,導致大部分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講.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違背了課改的新觀念,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思維的碰撞,沒有矛盾的激化,也沒有情緒的高漲,嚴重阻礙了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
2.突出學生自主,忽視教師主導地位
有些教師在教學中,過多突出學生的自主,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做,而忽視了教師所處的主導地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缺乏方向性,這一互動現象導致作用失衡,為單向型互動,這種互動的師生關系不管是主體還是客體,都是分離的,其互動結果可想而知適得其反.
3.流于互動形式,缺乏互動實質理解
由于部分教師對互動學習的目的、動機、運用范圍和過程缺乏正確的理解,對課堂教學互動沒有認真地進行分析,不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知識結構的特點,隨意分組互動,這種課堂互動存在極大的盲目性,互動效果只有互動學習之名,而沒有互動學習之實,互動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4.互動形式單一,缺少深層次思考
由于現行課堂教學以知識掌握為主要目標,忽略了與學生內心的溝通,往往缺乏與學生真摯的情感交流.在課堂上有些教師不愿意花時間讓學生交換意見,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化的學習方式,進行深層次的借鑒和研究彼此的長處,課堂互動在認知的矛盾發生和解決的淺層次過程中單一進行.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深入引導,經常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對某一問題回答的互動過程,大多在淺層次上進行,一問一答看似熱鬧實際效果并不好.
二、營造合諧互動的師生關系
1.創建和諧互動環境,營造良好互動氛圍
成功的師生互動,應該是師生之間借助對問題的探究、互相追問,在撞擊中產生睿智的火花的過程,是在民主、平等、友愛的和諧氛圍中進行的.師生關系如何,是課堂教學互動成敗的重要制約因素.教師要注意創建和諧的互動環境,積極與學生交往,與學生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氣氛,在教學互動中既要對學生自滿者有所抑制,又要對自卑者有所激勵.師者只有尊重和愛護學生,有了親善、熱情、平和、幽默的態度和情緒,才會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和安全感,才會樂于參與互動活動.
教師要虛心學習學生的長處,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論基礎和專業能力在教學中得到升華,推動有效互動.教師要精心培育和珍惜新型的師生互動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有利于學生主體積極性的調動,使初中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選用恰當互動策略,激發師生有效互動
為了激發師生有效互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用創設情境、問題引領、感知體驗、內化交流等策略來激發學生有效互動.
例如,探究任意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問題引領:①多邊形內角和與三角形內角和的關系?②多邊形的邊數與內角和的關系?③從多邊形一個頂點引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多邊形邊數的關系?
學生結合問題感知體驗進行討論.
發現①:四邊形內角和是2個180°的和,五邊形內角和是3個180°的和,六邊形內角和是4個180°的和,十邊形內角和是8個180°的和;發現②:多邊形的邊數增加1,內角和增加180°; 發現③:一個n邊形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邊數n存在(n-2)的關系. 經過內化交流得出結論: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
3.全面調動互動積極性,提升有效互動
在課堂互動過程中,一般性別相同、空間位置較近的學生之間容易發生互動,互補型性格的學生之間也較易產生互動.由于學生互動受性別、性格、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互動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教師要遵循互動規律,建立積極適宜的互動模式.對于組織能力、自控能力較低的學生,宜于多設計同桌間、前后桌之間的兩人合作課堂學習互動.在互動過程中要設法滿足學困生的成功欲,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激發他們對更大成功的追求,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毅力.對于高年級學生適宜多設計四人課堂互動組,增大互動的人際空間.在設計合作學習活動時,要兼顧到組與組之間的影響、教師對小組的影響、小組對成員個人的影響,開發多種有效互動渠道,增強互動效果.
4.更新教學觀念,拓寬互動途徑
教師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雙向活動過程.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必須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拓寬互動的有效途徑.在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的同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好教學互動教案.對互動問題的確定、互動形式的選擇、課件和板書的配合、應對各種可能狀況的預案、實施過程的藝術調控等問題要進行科學分析合理設計.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意見加以歸納和提煉,對某些不正確的認識給予必要的糾正和解釋;對一些不全面的認識及時做一些必要的補充;對不同的意見,說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供學生參考;對遇到意見沖突情況,教師要巧妙地進行化解.互動結束時的講評和總結,要對闡述的觀點進行系統的概括,對提出的問題給予有說服力的科學說明,對還未能說明的問題留待課后師生繼續探討.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學習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行為.只有建構起合理的師生關系,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會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