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也需要進行必要改革,將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結合已經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趨勢。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處于開發的學習環境中,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改進,影響著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文章通過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高職英語 信息化 教學改革
目前,信息技術發展很快,對很多領域都有著較大的影響。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以及學習方式,對高職英語教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模式跟上時代發展,很有必要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就是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采取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以網絡信息資源、學習軟件、課本為基礎,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高職英語信息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打破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培養,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教師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增強,促進了英語學科的發展。
一、高職英語教學發展現狀
(一)高職英語教學設備的更新
過去高職英語教學依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進行教學,培養出的學生只會看和寫。由于受到教師教學水平的限制,學生聽說方面的能力發展受到制約。隨著高科技的教學設備逐步進入校園,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錄音機和投影儀等電化教學設施陸續進入英語課堂,使得英語課堂實施聲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成為可能。教師也從帶讀和正聲等繁瑣的教學任務中解放出來,可以騰出大量的時間鉆研教材與教法。本世紀初,網絡開始進入課堂,這得益于網絡媒體一體化教學設施的應用。
(二)高職英語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
高等職業教育是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社會急需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培養出來的人才要具有較強的聽說能力。高職英語教學為了適應人才市場的要求,要轉變應試教學理念,加強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盡可能挖掘學生潛能。建立能有效地適應新形勢、新語境、新理念的教學模式,將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的重心,在口語、聽力、閱讀和寫作四個方面,依據學生的學力水平和“職場”要求有所側重地施教。
(三)高職英語師資素養的更新
師資素養也就是教師的施教能力。目前一部分高職英語教師還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上,40歲以上的教師大部分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件制作能力以及在教學資源網上進行檢索的能力較弱,還有待提高。有些教師雖然能從網絡上下載相關教學資源,但也只是對下載的資源簡單地照搬到課堂,這種“照搬式”網絡資源應用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有時還會有礙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針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應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高職英語教師要優化教學風格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全國很多高職院校實現了教學設備現代化改造。高職英語教學通過技術革新,進行教學風格的優化。學生對英語素材的理解,教師不僅可以通過講授引導,還能通過虛擬空間中的各類學習游戲來加深對詞匯、句型和語法的記憶,比如通過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實施“詞匯替換”、“你猜我填”、“詞匯連連看”等游戲教學形式實現在“玩”中學習。教師可以根據講授內容需要,檢索需要的背景知識,讓學生能輕而易舉地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同時,還能了解西方文化,進入仿真的語境當中。
(二)加強教學設備的更新換代
高職英語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應當對教學設備加大投入,及時進行更新換代,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可以有效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能夠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使英語教學更加形象化,更具有趣味性;又如,開發多媒體教學硬件、軟件,尤其發展與教學配套的軟件,把我們的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人機雙向交流進行交際英語的實踐,讓學生體驗有聲有色的模擬英語情景和美妙的語言材料,從而培養學生優美、真實的語感,進而掌握地道純正的英語。上述內容的實現要求各級領導和各部門繼續加大外語教學資金投人,進一步改善教學環境。
(三)高職英語教師要積極營造“現實課堂”和“虛擬課堂”相結合的學習氛圍
高職英語教師要認真做好“現實課堂”與“虛擬課堂”對接,營造虛實結合學習氛圍。虛擬課堂優勢與現實課堂的優勢只有進行互補,才能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得到增強,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優勢互補的實現就是通過教師現場示范指導和網絡視頻的視聽方式來實現。高職英語教學是特殊的認知活動,它的高效運行與教學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還應借助于網絡將娛樂教學融入教學情境,結合教學素材尋找恰當的切入點讓學生“想玩、會玩”,還要“玩”出水平,“玩”出成效。
(四)加強高職院校教師素質的提高
高職院校的學生起點不一,程度也存在較大差異,高職英語教師不但要具備較高的學識水平,還要具備敏捷的思維能力,以及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教學能力,另外還要具有組織教學能力。教師要積極地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因素和求知欲望,引領學生從一個語言情景走進另一個語言情景,和學生一道親身體會在社會交流中使用英語的樂趣。
目前,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學生要想成為優秀的人才,必須在社會實踐中得以實現,因此,作為一名高職英語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要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再學習和自學能力的意識。只有這樣,學生們在走向社會后,才能自覺地隨時調整自己,主動地繼續再學習,吸取新的東西,從而,適應社會的需求,立足于社會之中,為社會做貢獻。
(五)加強高職教學管理改革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內容豐富,信息量極大,僅靠課堂的45分鐘,顯而易見是不夠的。加強和增加高職院校學生課外英語學習活動和學習內容是對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支持和補充。為豐富學生的課外英語生活,學校應盡可能地提供場所和設備,放映英文原版電影,教唱英文歌曲,舉辦英語角、英語晚會,開展英語寫作比賽和英語演講比賽等。為使這些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需要英語教師的積極參與和對學生的組織,還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只有共抓齊管才能將這些活動開展起來并達到預期效果。
三、結語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其教學質量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有著直接的影響,會對我國國際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只有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資源,不斷完善教學活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考核方式,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而實現現代化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機整合,從而真正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平.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2).
[2]于德江.慕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商品與質量,2016(18).
[3]鐘彥.高職院校信息化英語教學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4(23).
作者簡介:岳麗娜,1984年6月出生,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研究生,2015年省教育廳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2016-JSJYYB-216)課題名稱:“互聯網+”時代,河南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