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法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主動性,有效地改進教學質量。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探討,闡述了情感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對其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情感教育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情感教學的意義
小學是學習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中起著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作用,它不局限于文化知識傳授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還在學習中起著開發和提高學生智商和審美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富有創造力,讓學生懂得團結協作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還能培養小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情感教學在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習興趣、發展學習情感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情感教學具有深刻的意義。
二、情感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尊重學生,以情“感”情
親切的課堂用語 ,合適的教態,正確的處事手段,對學生的充分期望與淳淳教導相結合,往往能產生很好的情感效果,從而提高學習的熱情。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也希望得到尊重,堅持正面教育,不體罰、不諷刺,使學生既能深刻認識錯誤,又能滿懷信心改正錯誤。在一次語文上,其他同學都在做作業,有一個學習不太好的學生卻偷偷地在下邊忙著畫畫。開始,我想立刻奪過他的紙撕掉,但我想到了要尊重學生的原則,于是改變了做法。我把那個同學叫到教室外邊,問他為什么上語文課畫畫。他小聲地說:“學校不是要舉行畫展嗎?我也想試試。”我聽后對他說:“你的畫畫得很好,老師很喜歡你的畫,你想參加作品展覽,說明你有上進心,老師支持你。但是,現在是語文課就應該學語文,如果你對每一門課都能像畫畫一樣喜歡,老師相信你門門功課都會學得倍兒棒。”聽了我的一番話,他感激地點點頭。第二天,他主動交上了落下的作業,圖畫也參加了展覽。這件事使這個學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正是由于教師采用了諒解性、鼓勵性的態度,才使得這件事出現了這么好的結果。
2.創設情境,以境生情
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需要特定的情境。如:《回聲》中水波、聲波的返回可用動態圖片來展示,通過直觀演示,讓學生對回聲有個正確的了解;《黃山奇石》中黃山風景的秀美通過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雷雨》中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景色變化又都可采用影像來有重點地呈現,給學生加深印象。同時在學習抒情性較強的文章或詩歌時,可選擇一段優美而略帶傷感的音樂來渲染情感,以突出情感的教學,較好指導朗讀,而在學習寫景的文章時又可選用一段優美而輕快的音樂來增添美感……。
3.鼓勵學生,以情激趣
小學生比較懶散,自制力和毅力都比較差。那么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尤為重要。根據這一時期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他們對新鮮事物好奇心較強,同時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事情,想擺脫父母與老師的管束,因此,經常出現叛逆行為,通過學生特點,將教學內容進行安排,創設情境,同時,鼓勵學生發言,并對其表現給予肯定,增強學生自信心;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接觸新的教學方式,享受成功的快樂,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獲得成功的機會,嘗受了成功的歡樂,就會激起學習的興趣。興趣不僅是學習最好的營養劑和動力源,興趣更有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價值,增強自信心 。班上有一位生性膽小、很自卑的女生,她特別害怕在眾人面前朗讀課文,我就有意創造機會讓她亮相。在一次朗讀課文時,我故意安排她所在的一列學生輪著逐段朗讀,她的聲音很小,語言也不流暢,但我肯定她讀音正確,沒有錯漏,于是表揚鼓勵她說:“你音讀得真準,而且沒讀錯、漏,很好。你能再大聲讀一遍讓大家聽嗎?”這樣,幫助她克服自卑,確立自信,讓她獲得成功的體驗,她又大聲地朗讀了一遍。而我再次肯定她:“聲音真響亮,如果讀得有感情會更好聽。”這次,我沒讓她再讀,只是給她指出“努力方向”,讓她有個自我教育的過程。從那以后,她很努力鍛煉自己,在一次次的鼓勵下,她進步很快,自信心越來越有了,她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獲取的一系列成績和進步,慢慢尋找到和塑造了成功的自我。
4.說理講道,以理育情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在教完《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后,我向學生提了一個問題:學了雷鋒叔叔的事跡后,你想對雷鋒叔叔說些什么呢?許多學生紛紛夸贊雷鋒叔叔多么偉大,多么光榮,表示要向他學習,紛紛舉手愿意加入到學雷鋒的隊伍中來。可是偏偏有兩位學生沒舉手,當時我確實沒思想準備,也不想當眾為難兩位學生,就沒有在課堂上追問原因。課后,我把他們找來進行了談話,耐心詢問他們心底的真實想法。一個學生說:“我想不通,雷鋒叔叔自己生活那么苦,為什么還會處處為別人著想呢?既然自己的錢那么少,為什么還要經常給別人呢?”另一個學生說:“雷鋒叔叔做好事是光榮的事,為什么幫助了別人不留名,沒有得利有個好名聲也好呀!辦什么事都會方便許多。”平時大家都在說童言無忌,但當你從一個小小的孩子身上聽到這么實際的想法時,你不得不感到驚訝。面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英雄,學生不是從內心泛起對英雄的感動、贊美和敬佩之情,首先想到的是金錢、利益、名益,說明當今社會功利主義的價值對學生的心靈的侵害并不淺。發現學生無意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虛榮、小心眼的傾向,我們語文老師該怎么呢?順其自然,無動于衷,價值中立?這些都不是好辦法。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回到課文,再次去觸摸雷鋒昨天的足跡;請學生談心,尋找今天身邊的”活雷鋒”,用身邊故事中的人文關懷打動學生,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在與學生的談話中,學生說到自私自利的話時,我就說:“如果故事里需要幫助的人就是你,而不愿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就是你身邊的人,你當時會有什么感受?”通過這樣將心比心,他們都受感動,低著頭說自己錯了,以后知道怎么做了。就這樣,人格塑造的任務更加得到了落實,真正做到了語文教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三、結語
在現代教學中,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很重要,語文教課堂教學就像一潭活水,老師應該積極主動的去研究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方法,在研究的同時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啟發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知識,積極地探究所學到的新知識,情感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帶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懂得和善于發現、勤于探索研究,這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娟. 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考試周刊. 2016(46)
[2] 苗淑艷.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法[J]. 中華少年. 2016(05)
[3] 楊艷超. 情感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5(18)
[4] 吳阿莉. 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5(08)
[5] 任麗霞. 心理效應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