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
【摘 要】作為重要的基礎啟蒙課程,小學科學課在新課程改革標準體系中的地位愈發重要,教師們也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該課程的學習中取得進步、得到發展。作為新課標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對于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十分有利,在學習中也有著格外明顯的優勢。本文旨在圍繞小學科學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展開探討,希望能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具有著較強的目標導向性,能夠使具有不同特點的學生在小組中共同進行探討、鉆研,并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幫助小組中的學生完成共同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同時,由于合作學習追求各因素之間的互動合作,因此對于調節課堂學習氛圍、改善學生學習成績以及培養學生良好品質都有極好的效果。
一、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合作學習在新的課程標準改革體系中得到了重點提倡,在許多的課例展示之中都能夠見到。盡管許多教師都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應用了這一模式,但其對于合作學習的認識和理解大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差,導致了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降低。
1.缺少真正實質性的合作
在小學科學課的課堂中,常常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在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展教學工作時,因提出的問題沒有學生回答,導致教學進程難以繼續向下進行,教師往往就會選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該問題進行討論。筆者在細心觀察之后發現,一些學生雖然確實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了討論,但存在各說各話、各自為政的情況,合作效率極低,還有一些學生則直接借此機會開始說一些與課堂無關的內容。這實際上并不能在既定目標的指引下達到較好的合作學習效果,而只是幫助教師順利地推動教學環節的進行,自然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小組合作學習。
2.合作內容難度不當
若合作學習的難度太低或太高,將很難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以筆者的實踐經歷為例,在帶領學生學習“電磁鐵的磁力”時,筆者安排學生搜集各種材料,并分別通過實驗來確定磁力與鐵芯的粗細、長短以及電流大小之間的關系。由于每組學生研究的問題存在差異,因此需要準備的材料也就不同,學生所要做的實驗也不一樣。上課時筆者為了確保能夠照顧到每個小組,忙得不可開交,常常剛點撥完這一小組,另一小組的學生也開始喊筆者過去。盡管在筆者看來二十分鐘的時間已比較充裕了,但在下課時依然有幾組學生未能完成實驗,這跟筆者所選取合作內容的難度偏高有很大關系。
3.只有少數學生能參與到合作之中
在小學科學課的小組合作實驗過程中,常常能夠發現這樣的情況:學習成績突出或性格比較外向、開朗的學生獨自把握實驗的全過程,而其他學生則徹底成為了觀眾,甚至存在著嚴重走神或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的情況。而在實驗結束后的匯報環節,真正參與進來的依然只是那少數幾個學生,許多學生都被排除在了合作學習之外。
二、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改進策略
1.科學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在大多數小學科學課中,教師都是按照座位將相鄰的若干學生分為一個小組,這在進行各種討論時有著方便、快捷的優勢。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座位往往是按照學生的身高排列的,因此在劃分小組時很難合理地對成績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搭配,也無法實現學生間的優化組合與互幫互助。由于每個學生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和學習經驗,因此對所學內容也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恰恰能夠為學生提供互動與交流的機會,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所以教師在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小組人數控制在4到6人之間,便于開展合作學習;②依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特征、知識能力等指標進行合理分配,確保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參與到學習中來,實現共同進步;③結合課堂活動的變化來調整小組的劃分,鼓勵學生自由組合,從而保障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時的積極性和新鮮感,為學生提供展示和表現自己的機會。
2.合理制定小組合作學習規則
盡管許多教師都為小學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普及和實踐付出了許多努力,但小學科學課中仍常常有這種情況發生:學生在教師提出了相應問題之后立刻展開激烈的討論,雖然看起來整個教室中的氣氛都十分熱烈,但經過仔細觀察我們能夠發現,這僅僅只是表面上的活躍,而活躍的背后則是一片混亂,少數成績好的學生在闡述自己的理解,而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并不十分集中,認為這是“好學生”的任務,與自己并沒有什么相干,這自然很難得到有價值的討論結果。因此,教師必須建立起一套高效、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規則,才有可能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獨有優勢。
在展開討論之前,教師應在每個小組中任命團隊意識較強、組織能力過硬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由他們引導和把握小組討論的節奏和進程,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更順暢、更有效率。同時,還應在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個寫字快、字跡工整的學生作為記錄員,在學習過程中對重要內容進行記錄。最后,還要選擇表達能力強、思路清晰流暢的學生作為發言者,并將歸納總結本小組討論成果和向其他同學進行匯報的任務交給他們。只有小組成員之間做到密切配合、彼此支持,才能高效地完成預期任務,更好地培養和發揮團結精神。
3.選擇恰當契機推進小組合作學習
少數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不夠透徹,在小學科學課中無論講授何種內容都一味采用小組合作。而實際上,若問題足夠簡單,則完全可以由學生獨立解決,若問題太難,即使給學生整節課的時間討論可能也得不到什么結果。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使用契機十分重要,教師必須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實現其效果的最大化。
三、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在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在新課標改革中也有所體現。這種模式能夠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在對所學知識展開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彼此幫助,進而實現共同進步。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應強化對這一模式重要性的認識,并在工作實踐中通過小組的合理劃分、規則的及時制定以及合作契機的科學選擇等策略實現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強化,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好的學習氛圍和成長空間,最終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奉安.小學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與教學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7):4-5.
[2]張德宏.淺談小學科學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3):285-285.
[3]鄧來全.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4,(1):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