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仙
【摘 要】英語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一門外語,學生主要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自學。因此,在課堂上創設英語學習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每次課都只安排一種活動,那么,就會使學生有單調乏味之感。英語作為一門技能課,教師不妨把聽、說、讀、寫各項技能融為一體,讓學生進行多種技能實踐,從而使課堂活動擺脫單一乏味而變得多姿多彩。
【關鍵詞】備教材;備教法;理解;教材;良好;關系
一、備教材, 備教法
一節課的教法設計是由它的教學內容所決定的。拿英語課來說:對話課必須讓學生多開口;閱讀課必須側重于理解及分析;語法課應多練習歸納。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偏好,選擇自己最駕輕就熟,耳熟能長的課型。這樣備課及上起課來都得心應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聽眾。無論教學內容如何千變萬化,教師在處理教材時都應先了解該課的重點、難點及教學目的,作到心中有數。然后注意在備課過程中設法由淺入深,把難點解釋清楚。同時突出重點,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重點內容進行操練及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重點后,其它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而一節重點突出的課,在聽眾的心中也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學生及聽眾,取決于它的設計是否靈活,教法是否新穎。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新,力求上出一節有自己風格特色的好課。 善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平鋪直敘的講述剝奪了學生在通過思考后獲得知識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學生失去參與的熱情,課堂變得沉悶。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善用啟發式,由淺入深,層層誘引,最后讓正確的答案或結論從學生的口中得出。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變成了人人參與的討論或交流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特別深刻,有更強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注重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間的交流,發現他們的疑難困惑,及時解釋清楚。同時也抓住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或事物,調動其積極性。師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課堂活動推向高潮。 教學環節要過渡自然。一節課總是由好幾個環節構成,講解某個知識點也要經過幾個步驟。教師備課時應注意這些環節或步驟間的自然銜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跡。
二、教師要透徹理解教材,教學設計從實際出發
一項優秀的教學設計必須具有方向性、科學性的品質外,還必須具有實踐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品質。教師在正確和透徹理解教材基礎上,把握好教學對象的實際、認識教學環境的實際和教師自身條件的實際,同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后回繞這個教學目標展開各種教學活動,設計層次清晰的教學步驟,使教學過程有序而富有邏輯性,各環節之間的銜接能自然、流暢。所以,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取舍,教學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如果把學生比作田里的幼苗,那么做為園丁的我們就應該做到:當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我們絕不送上一桶水;當苗兒需要一桶水的時候,我們絕不送上一杯水。教師要營造“亮點”,讓課堂教學高潮迭起課堂教學的“點”。所謂教學“亮點”是指教師的教學給學生留下最深刻鮮明的印象并得到學生最富于感情反應的時刻,這時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達到最佳配合狀態。課堂教學要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失時機地精心制造教學的亮點,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以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積極狀態。課堂亮點的出現使學生受到良性的強烈的刺激,使課堂教學的境界得到升華。本節課我就抓住易于駕馭的特點,運用簡單易懂的肢體語言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融入其中,躍躍欲試的高漲情緒,把學生完全的吸引住,并能夠積極參與,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要充滿激情做一個充滿激情的英語教師,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真誠地對待學生,教師真誠的關注容易感染學生。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守成的、粉飾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創新的、激昂的。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做一個充滿激情的英語教師
初中生大多數認為英語難學,普遍感到英語成績不好而不喜歡英語,致使學習興趣不高,初中生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情感,他們喜歡哪個教師,就往往喜歡哪堂課,學生“親其師”就會“信其師”,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老師在教學中應以鼓勵為主,而不能歧視他們,而應加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切忌訓斥、懲罰傷害學生自尊心;關心學生的生活,多參加學生的集體活動。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喜歡老師,也就喜歡該老師上的課,興趣也就隨之提高,成績也就大有進步。 教師在課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真誠地對待學生,教師真誠的關注容易感染學生。英語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喜歡你的英語課,讓學生喜歡英語學習,讓學生有終身學習英語的意識”的境界有很多途徑,而充滿激情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
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崩硐氲恼n堂總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動人的。這堂課一定會突現魅力,散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