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艷 王君照
摘要:目的 分析安全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情況。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手術室接收的100例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采取安全護理方法,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調查護理滿意度。結果 手術室實施安全管理后,100例患者共發生護理糾紛0例,護理差錯2例,護理差錯率為0.02%;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5.0%。結論 手術室護理中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保證護理質量。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護理效果;應用價值
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場所,主要用于治療疾病和搶救患者。由于手術室的人員流動性較強,安全管理與防范成為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重點。加強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保證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水平。我院在手術室護理中強化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手術室的不安全因素,減少意外事故,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手術室收治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49.31±5.26)歲。其中普外科手術37例,胸科手術18例,婦科手術24例,骨科手術21例。患者文化程度:初中學歷31例,高中學歷52例,本科及以上學歷17例。所有患者經過相關項目檢查,排除其他嚴重疾病。
1.2 護理方法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行常規護理方法,做好術前常規檢查,告知手術流程,進行手術消毒和備血等準備工作;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壓等,做好詳細記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采取針對性的安全護理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2.1 強化手術室環境管理 ①手術室環境是產生危險要素的主要來源,護理工作中要加強對環境控制的重視,通過采取一定措施,盡量降低手術中設備產生的噪音,以免對手術過程造成干擾。②合理安排當班的護理人員,加強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幫助護理人員排解工作壓力,保持樂觀、輕松的工作情緒;③手術中需使用X射線時,應做好保護屏風,減少射線對人體的傷害;手術所需器械定期消毒、及時清洗,提高無菌操作意識,避免發生感染。④保持手術室的清潔,設置合理的溫度,定期消毒。
1.2.2 落實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 ①手術室護理中實施安全管理,應明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標準與準則,作為評價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據,降低護理工作中的差錯和糾紛。通過明確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確保護士人員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科學性。②醫院內形成安全管理文化,加強思想認識教育,確保護理人員的一切工作按照規定流程開展,增強工作責任感,在工作中能自覺提高警惕,減少差錯和事故的發生;內部定期召開分析研討會,總結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薄弱問題,提出整改建議。③護理人員不斷更新知識技能,增強應急處理能力。醫院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加強醫德修養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④手術室護理人員采取新老搭配、強弱搭配的形式,通過互相監督、互相促進,減少差錯事故;護士長采取隨機工作跟班模式,掌控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發現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
1.2.3提高護理工作責任心 ①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士需第一時間核對患者的姓名、年齡、疾病情況及手術部位等,了解患者藥物過敏情況,核對藥敏試驗結果;手術中用藥需結合醫囑與藥敏結果;提前準備與患者血型相符的血袋,輸血時需要與麻醉師、手術醫生共同核對患者信息,確保無誤并簽字確認,做好記錄;②轉運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如進出病房、電梯時豎起床擋,避免患者摔傷;患者的手術體位擺放應舒適、合理,受壓部位放置軟墊,保證血液循環,避免發生韌帶拉傷、壓瘡等問題;需要使用止血帶時,要注意止血的力度與時間,避免造成肢體缺氧,損傷患者的神經系統;使用電刀時保證負極板穩妥固定,防止患者的體表直接與手術床邊金屬區域接觸,避免被電灼傷或者燒傷;如果患者手術中需要變更體位,護理人員應謹慎操作,避免發生導管彎折、堵塞、脫落等事件;③確保準備的手術物品及手術器械充足、型號正確,避免出現刀、剪、縫針等不銳利,器械性能不佳等問題,做好消毒工作;保證搶救儀器、麻醉藥品處于應急狀態,隨時準備搶救;分別在手術前、手術后及關閉全腔前后,認真核對手術器械、紗布等物品的完整性及數目,保留與手術相關的標本,由專人送至實驗室。④手術后注意患者的保暖,幫患者蓋好被單;加強患者蘇醒期間的指標觀察,確保患者呼吸暢通;患者蘇醒后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情況、術后注意事項等;加強手術后的回訪,了解患者情況,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
1.2.4做好護理工作記錄 一份完整的手術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一般情況、護理情況、術前情況、手術信息及術后情況,做好患者術前、術中及術后的全程記錄,認真核對術中重要參數,確保與麻醉記錄單、手術記錄單的數據一致,如果術中臨時執行口頭醫囑,需在術后1 h內盡快補齊記錄,備注原因,并由責任醫生簽字確認;②記錄護士在術前、術中及術后定期清理器械敷料情況,記錄名稱、使用情況,術后做好核對;③記錄滅菌包的監測及使用情況,需責任人簽字確認,器械護士及醫生應在手術前清點器械,確保實際使用器械與術前記錄和術中添加物記錄相一致;如果手術器械或其他用品與記錄不相符,需要在備注欄寫明原因并簽字。
2 結果
根據100例患者護理工作情況來看,發生護理糾紛0例,護理差錯2例,護理差錯率為0.02%;100例患者填寫護理工作調查問卷,其中76例表示非常滿意(76.0%),19例表示比較滿意(19.0%),5例表示不滿意(5.0%),護理總滿意率為95.0%。
3 結論
安全管理是手術室護理的重中之重,是評判手術室護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手術室護理中實施標準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通過安全管理措施,可減少手術室的安全隱患,保證患者的手術安全。
總之,手術室護理中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落實到位,與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關;任何護理工作中的差錯,都可能給患者帶來嚴重后果。作為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應提高責任心,工作中嚴格遵循規章制度要求,按照流程規范操作,重視安全管理,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黎丹艷.安全文化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01:94-95.
[2]王超.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阻礙因素及處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4,34:259-260.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