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冬
摘要: 當前,隨著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對子女的教育的問題尤其關注。通過學校的教導,教師的栽培,自身的努力,學生順利的考取高一級學校進行深造既是學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學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如何抓好教學管理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存在和發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工作的管理和加強。因此,切實抓好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首要職責,頭等大事。
關鍵詞: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42-01
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教師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主導和學校管理的主體,脫離了教師,或者教師作用發揮不夠,學校的一切不堪設想。老師是學校的主導,學校離不開老師,學生也離不開老師。
1.要尊重教師,理解教師,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管理者,要真正樹立為廣大教師服務的思想,擺正自己和教師的關系,決不能在教師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獨尊,只有和廣大教師保持零距離接近,教師們才能內心無愧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調動教師參與學校各項管理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主人翁精神,教師的勞動表現為勞動過程的個性化和勞動成果的集體所有,要全面完成教學任務,必須依靠全體教職工的通力合作,要依靠教職工通力合作,就必須發揮教師的群體智慧,暢通信息反饋渠道,鼓勵教師獻計獻策。例如,迎接市級評估,打造校園文化期間,我校通過教師們廣泛討論,獻計獻策,學校的亮點工作突顯,形式豐富多彩,并且取了一定的成績。為了搞好教學管理工作,作為管理者,要經常去了解教師的呼聲和管理中的熱點,對來自教師中的問題一定要有下文,要有回復,不能讓教師們感到困惑。要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通過不斷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質量,加強人文關懷。每一個教師都有長處,要善于用發現的眼睛去探尋教師的閃光點,幫助教師找到自信,給予教師工作的動力,以促進教師內驅力的提高。要為教師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教研氛圍。不要讓紀律規則等去約束教師,讓教師去自覺遵守紀律規則等。不能讓教師時時、事事、處處圍繞考核轉,把學習、研究、教學當成任務去完成。要激發教師由要我學,要我做,變為我要學,我要做,我該學,我該做,讓每一位教師時時刻刻都能保持忘我的工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2.讓我們的教師都做教研專家
在我們的教科研活動中,為了提高教師教學及研討水平,學校經常邀請相關的有經驗的專家來校加以指導或者派出教師外出學習聽專家講座,這些都是好事。可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每次請專家來校指導活動前,各科教師首先打聽的是有哪些專家參加此次活動,然后選擇比較對這些專家味口的活動內容進行展示,選擇的教育方法也不是依據學生的實際常態開展的,而是揣摩領導們的心理進行作秀表演。培訓學習讓有些教師們盲從他人,完全打碎了自己來學習別人,這樣不僅不能學會別人,還丟掉了自己,這不是我們教科研活動的目的。因此,作為管理者,我們首先通過與教師的相互對話,讓每位教師堅信你就是這個教室的主人,不能盲從專家,也不能對專家有抵觸,因為專家是一個理論水平比較高的(旁觀者)同行,她們也有不足,也有盲區。因此每位教師日常都要精心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環境,常反思教學,多吸收專家的精華,敢于創新教學之路。
3.要關心教師,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作為管理者,關心教師,就必須自覺為教師服務,搞好教學管理,要時時處處心里裝著老師,關心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因此,要經常深入教師之間談工作、拉家常、議時事、了解情況、征求意見,同時注意減輕老師的負擔,給教師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由于教師的工作具有繁瑣性的特點,因此,要體諒教師的苦衷,在教學上無關緊要的工作不搞,拘于表面應付的事不做,立足高效求實,時時刻刻,時時處處,想到教師,只有這樣教師的積極性才可在不言之中調動起來。要樹立威信。俗話說,自己不正難正人。因此,作為管理者要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要以身作則,要嚴于律己,只有自己在工作中身先士卒,處處起帶頭作用,用自己的行動感化別人,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影響力,有說服力,在教師的心目中才是一個稱職的領頭人。幫助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思想是先導,有了思想才能指導行動,有了先進的教學思想,才能保證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我們雖然經過了幾年的新課改實驗,但是,還存在著教學思想落后,教學觀念陳舊,不重視學生活動、能力培養和課堂封閉的現象。雖然接受了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但是對新課改精神的領會不深不透,把握不了實質性的東西,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成績變化不大。因此,我們必須把教師教學思想認識的提高和觀念的轉變作為加強教學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切人點。創設學習機會,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4.營造寬松環境,增強教師教育研究的目的意識
作為管理者,確定教研課題時引導教師實現三方面的結合,即結合當今素質教育要求和本校實際情況、教師興趣及能力水平確定教研內容。其次,在教研過程中注意傾聽教師的聲音,積極吸納和支持教師的合理建議。這就促使了整個教育研究過程更貼近教師的需要,成功地激發了教師們的教育研究主人翁意識。再次,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使每位教師都有所得。因為同一個要求對于能力強的教師無法滿足其發展需要,不具吸引力,造成教師教研興趣減低;而對于能力弱的教師則缺乏可操作性,教師勉為其難,造成教師的自卑心理,面對教研會產生退縮現象。給予教師寬松的自主空間,使教師能按自己的理解水平和發展速度安排自己的教研進程,使每一個教師都有機會收獲成功的喜悅。每位教師寫的教學反思都有自己工作中的頓悟,也有工作中的困惑。
總之,教學管理既要突出制度建設,也要彰顯人文關懷。教學管理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課堂結構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管理上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正如所說:"教育無大事,處處是楷模",它需要的是科學、客觀、理性、扎實、公正、實效、細心、恒心、耐心、精心,一步一個腳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的需要,我們只有不失時機的,積極主動的,分階段的,腳踏實地地進行管理變革。在動態中尋找管理辦法,我們的學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勝。
參考文獻:
[1]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編:《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道俊、王漢瀾主編:《教育學》(新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 葉瀾主編:《新編教育學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 勞凱聲主編:《教育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