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開 遲男男 遇常虹 卓越
摘要:目的 臨床分析傳統教學聯合PBL在消化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7月在我院消化科實習的64例實習生,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教學法教學,研究組實施傳統教學聯合PBL教學,采取考試評價法,對比兩組學生的綜合成績。結果 經過考試分析,研究組綜合知識、操作技能考核分比對照組明顯更優,兩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針對消化科實習生,采取傳統教學與PBL聯合教學,可有效維持知識完整性和系統性,拓展學生臨床思維,使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關鍵詞:消化科;教學;PBL;傳統教學
消化科是臨床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肝硬化、消化性潰瘍是消化科的常見性、多發性疾病,在內鏡下,有顯著性特點,組織病理學有著明顯特征。和其他學科相比,形象化特點明顯,對疾病認知,除課堂教學,有著更多知識沉淀、臨床經驗。在傳統教學中,主要以授課為基礎,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一切以知識為中心,教學效果不明顯。采取PBL教學方法,提倡學生主體地位,以問題為指導,教師充當引導角色,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1]。選擇兩種不同教學模式,探討運用效果,是臨床教學的重點探討課題。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7月在我院消化科實習的64名實習生,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2名。研究組見習生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19歲~21歲,平均年齡21.1歲。受教育程度:中專13例、專科10例、本科9例,每隔4w一批見習生,一批6名左右。對照組見習生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19歲~21歲,平均年齡21.6歲。受教育程度:中專12例、專科11例、本科9例,每隔4w一批見習生。兩組見習生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選擇傳統教學法,教師選擇掛圖、多媒體課件等方式,開展課堂教學。
研究組選擇傳統教學和PBL教學方法。主要分為問題、討論和總結三個階段。①準備問題。在課堂上,教師可講述消化疾病的相關概念、臨床表現和特征、治療方法等,主要采取教授為主,按照學生綜合知識水平,根據臨床病例,把教學內容分為若干個小問題,以便于課堂討論,將問題告訴學生。②學生預習。對于每組32名學生,可分為8個小組,一組4人,按照教學提綱,學習相應的內容,利用查閱病例資料和文獻方式,積極討論問題。每組專人負責記錄,通過匯總后,討論學習結果,提出新問題。③討論總結。每個小組陳述學習結果,對于疑難問題、爭議性問題,教師再一一分析解答。對于每個小組的點評、總結,肯定各小組優點,指出相應不足和改進方向,歸納總結課程難點知識,便于強化理解[2]。
1.3教學效果評價 待課程結束后,兩組學生開展操作技能考核、理論知識考核,采取統一試卷考試,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理論測試題采取病例分析、簡單題和客觀題方式,操作技能考核主要采取臨床操作、病例診斷和書寫方式,采取百分制考核評分,對于兩組綜合成績,操作技能占1/2,理論知識測試占1/2。
2結果
經過考試分析,研究組綜合知識、操作技能考核分比對照組明顯更優,兩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
3討論
消化科教學屬于一門理論課程教學,現階段,許多院校采取章節縱向學習的教學模式,保留了章節完整性、系統性。然而,因各章節分散、獨立,并沒有形成橫向并聯,消化系統疾病種類繁多,臨床癥狀涉及了相關疾病。因課時限制,還有諸多內容尚未講解,學生必須課后深入學習。所以,學生必須主動學習,綜合各類知識點,挖掘文獻資源內容,總結解決問題方法。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一切以知識為中心,按照病理和生理學科,學生需要接受系統訓練,然而也存在一定缺陷,學生缺乏自學能力和主動性,交通溝通能力得不到有效訓練,分析解決問題不能提高,不能有效培養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對學生臨床思維培養造成一定影響。
采取PBL教學,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將臨床疾病作為基礎,各章節完整性被打破。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得到鍛煉,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交流溝通等綜合素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充當指導者。在指導學生新知識提煉和運用時,教師是一種引導者,認真傾聽學生匯報,主動回到學生所提問題,概括學生結論,提高學生新知識運用能力,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意見。可以說,PBL是一種開放式、有效性教學模式,對教師、學生要求也隨之提高,教師必須熟悉掌握本專業、本科學知識,能夠科學提出問題,運用知識解決相關問題,能夠主持教學大局。同時,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夠積極配合教學和主動學習,方可達到預期教學效果[3]。
采取PBL教學方法,可防止出現表面化教學,教師設定問題之后,學生單純完成"解決問題"目的,但并未重視學習內容廣度、深度,打破了知識完整性,教學效果尚不如傳統教學。所以,如果傳統教學方法和PBL教學法的聯合應用,在某種程度,可防止表面化問題,確保知識完整性和系統性,能培養學生臨床思維,提升教學質量。根據本組實驗,傳統教學方法和PBL教學方法的聯合運用,研究組綜合知識、操作技能考核分比對照組明顯更優。這說明,針對消化科實習生,采取傳統教學與PBL聯合教學,可有效維持知識完整性和系統性,拓展學生臨床思維,使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鵬,劉力戈,鄭玉,等.傳統聯合PBL教學法在內科消化系病雙語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3):231-232.
[2]賈寶洋,楊志平,黃唯莉,等.PBL 聯合CBL教學在消化內科見習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重慶醫學,2014(21):2824-2825.
[3]賈寶洋,關曉輝,楊志平,等.傳統教學聯合PBL在消化科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22):4261-4262.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