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娟娟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頒布了新的小學教學標準,它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也在發生變化,語文教師應積極迅速的反思過去教學活動,通過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轉變教學活動的策略,更新小學語文教學觀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99-01
在我國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全國上下一片"減負"聲中,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既要做到減輕學生負擔,又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還要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積極的響應新課改的號召,采取有效的語文教學改革策略,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創設生活化情境,選取開放的教學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考慮自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習語文的心理特征,要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語文活動要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這就是告訴我們,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1]。
2.完善教學目標,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要求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入的語文理解,同時,其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要得到發展。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們的語文課程從知識和技能、語文問題的思考、解決語文問題、情感和態度四個方面,樹立全面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新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在于如何改變學生、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積極的態度、培養建全的性格,完成學習任務。這要求老師轉變角色,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由教學任務的支配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由以往的靜態知識擁有者轉變為動態的教學者。另外,教師要以新角色進行實踐教學[2]。這要求老師破除一些舊俗,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要求老師走進學生的身邊,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要求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發問、甚至實踐,當學生的顧問,當學生交換意見時,老師要的積極的參與,要求老師和學生建立朋友關系,使學生認為老師是他們親密的朋友課堂上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要求老師在備課時就從學生知識水平出發,更多地思考如何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來學會知識與技能,同時讓學生大膽的提問、主動的探究,發動學生對問題探討與解決,用學生的眼光來看問題,以學生的興趣來解問題,積極參與學生的活動,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3]。
3.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西方有些學者認為"課程實施的最大障礙就是教師的惰性",這里的"惰性",可以理解為"習慣做法"。實施新課改就意味著要揚棄原來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經驗。新課改認為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我們不能把"以學生為本"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應落實在行動中。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應該是學生的榜樣,集體的領導者,人際關系的藝術家,心理治療工作者、學者和學習者以及學生的朋友和知己。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真理的化身,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不再是學生取之不盡的"知識源泉",而要不斷更新知識,使知識成為"生生不息的河流"。教師不僅要輸出信息,而且要交換信息,更要接受學生輸出的信息,成為信息交換的平臺。教師要寬容對待學生創造活動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敗,并將這些錯誤當作教學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教師的職責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責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考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4]。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教學活動的合作伙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與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探究,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確保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4.加大課程研究,提升教學能力
小學新課改要求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也是課程的研究、建設和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新的語文課程增加了教學中本來就存在的不確定性。其一,教學目標與結果的不確定性──允許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多元表現;其二,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不使用統一的規格和評價標準,盡可能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個別化教學,不同年級的學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課;其三,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課程的綜合性加大,教材、教參為教師留有極大的余地,只要是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其四,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有較大的自主性,將更為靈活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因此,教師應加大課程研究,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教學能力,確保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5]。
5.結論
隨著素質教育以及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改革勢在必行,學習語文教學的方法,樹立全面的教學目標、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大力改革多種教學方式,提倡師生的互動式教學,努力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閆憲彬.談小學語文"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策略[J]. 新課程(小學). 2016(05)
[2] 呷都曲批.淺談新時期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J]. 讀天下. 2016(09)
[3] 左敏.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微[J]. 科普童話. 2016(20)
[4] 劉萍芳.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 吉林教育. 2016(24)
[5] 段進鋒.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之研究[J]. 學周刊. 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