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瑋
摘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內在動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時期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本文主要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提出了三點教學策略,以期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286-01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環節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的主要方式。結合我的教學經驗,我覺得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下,高中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可以從"三個注重"入手,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1.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生為本"是新課標教學背景下的基本教學原則,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中積極地思考問題。以《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節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先自主學習,并讓學生標注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在課堂上提出來,學生之間就可以互相答疑解惑,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而輕松的課堂氛圍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
2.注重學生的引導探究
在新時期的課堂中,教師主要是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適時地指點學生進行學習。教師的引導與鼓勵對于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在教學《曲線運動》時,由于學生之前所接觸的都是直線運動,他們對于曲線運動就很難理解,在學生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欲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解答困惑,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像是過山車等來增強學生的認知。這樣的引導會逐漸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3.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
實踐出真知,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與動手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操作實驗,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學到物理知識,感受到物理原理。比如"利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自操作他們就會理解多次重復實驗以減小誤差的真正含義,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科學嚴謹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并使其在認真的操作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總之,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實驗,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在親身的參與中提高自身的能力,進而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無限的熱情,真正實現高效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余友煌.構建物理教學高效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
[2] 魏建華.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