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芬
摘要: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也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生即是教的"客體"又是學的"主體",影響學生的是教師,沒有課堂上的指導和影響就沒有了教學過程??傊w育教學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師要教正確和講明白。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32-02
1.熟悉教材
教師不但要對自己所教年級的教材內容了如指掌,還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鄰年級同類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整個學段同類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說要把握教材的縱橫關系。這樣才有利于教者安排教學進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實質,準確地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實行宏觀控制。在這個基礎上安排一切課的教學內容,就容易做到重點突出難度度適當,講授內容也容易貼切得體。例如,二年級一節跳遠新授課的教學內容是這樣安排的;①復習跳單、雙圈練習;②教學跳遠的落地方法;③教學全程技術(三至五步助跑);④在一區域內踏跳。從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說明教師熟悉二年級跳遠教材內容和要求,同時明確二年級的跳遠教材是由一年級立定跳遠(落地技術)和跳單、雙圈(單跳雙落技術)演而成的。教師的教學意圖也很明確,通過 二年級跳遠教學,形成急行跳遠技術的基本雛型,為順利地過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區內踏跳(三年級教學內容),鋪平了道路,同時為小學階段學習和提高跳遠技術奠定了基礎。
2.講究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以下是常見幾種教學方法,供大家參考。
2.1 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如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很難較長時間的集中,采用情境教學法后,不僅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還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教《跳躍》這一課時,筆者將其設計成到"森林公園"游玩這一情境,在"森林公園"里貼上一些小動物圖片,并為同學們準備好動物頭飾,把墊子作為"小河",在"河面"上畫上小魚。這樣的布置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玩"森林公園"中體驗到練習的快樂,掌握了運動技能。
2.2 分組教學法。為了在滿足教學要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采用了以下分組形式:一是自由結合的分組。在教學中,改變過去一般按男女、高矮分成四組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八人一組,從而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有利于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二是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及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程度的不同,調整小組成員的分布,每個小組適當安排優秀和稍差的學生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組員互幫互學來提高練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游戲教學法。游戲是一種規則寬泛、有一定彈性空間的運動,可以自由調整動作的難易與數量。例如雙人搖繩跳,只規定不能踩死跳繩,而進出的方向、跳動的次數均不加限制;"網魚"游戲規定在一定范圍內運動,而跑直線還是折線、曲線,是急停急起還是跑跳結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動者不被圍捕者逮住即可。體育課中使用游戲法,可以激起學生的運動熱情;但如果學生過于活潑好動,又必須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這時可采用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游戲;素質練習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戲法進行調節,如追逐跑練奔跑能力、聽信號追逐跑練反應速度與動作速度、"跳深"與蛙跳競賽練跳躍能力等;課程結尾可讓學生在伴奏中跳迪斯科來放松肢體,或用聽信號大聲笑的游戲放松情緒。班級體育活動中亦可引入體育游戲,比如跳繩、登山、小群體的競賽等,均可協調學生關系,增強凝聚力。
3.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體育學科是學校中開設年限最長的一門學科,也是各學科中唯一的一門從幼兒園一直開設到大學的一門必修課程。學生在整個學校生活種都接受體育教育,通過體育教學,保證了學生從幼兒園直到大學,連續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生的各種思想意識和言行一般不是表現在口頭上,而是從他們的實際行動中表露出來的。而體育與健康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主要是通過各種身體練習和活動進行的。小學時代既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又是道德品質形成的的關鍵時期 , 學生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就學校來講,不斷深入、全方位地營造一個 良好的育人環境顯得十分重要。在學校體育工作中,體育教師不僅承擔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還承擔著學生早操、課間操、課名體育競賽和課余訓練等工作,這些課外體育工作更拓寬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領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將課內、課外相結合,全面捕捉德育滲透的時機,加強德育滲透。重視加強與各班主任、德育處等工作人員團結協作,使學生通過學校體育受到全面的教育。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體育課堂的全過程來,實現"我運動、我參與、我快樂"這一宗旨,并不斷研究、探索、完善教學的方式方法,使體育課堂朝著科學化、現代化教學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