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吉
摘 要:“留守兒童”的習作水平提高不快,是因為他們對此不懂怎么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讓他們知道習作是什么,學生才會樂意去學,主動去寫,才能逐漸提高習作水平。
關鍵詞:“留守兒童”;習作現狀;策略
一、“留守兒童”習作現狀
本人長期從事“留守兒童”教育,發現農村其習作現狀如下:1.農村小學的“留守兒童”習作抄襲嚴重,題材雷同。2.“留守兒童”習作的內容空洞、語言貧乏、不通順。許多“留守兒童”的習作,記事、寫人平鋪直敘,就像一部照相機機械反映事物,對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一律沒寫。如要求描寫同學(老師、家長)的外貌、性格、愛好。有個學生這樣寫:“趙嘉祥比我高一點,他平時不愛活動。他愛穿藍色的校服。”寫得非常的簡單,活生生的人變成了木偶一樣。3.習作說假話、大話、空話、不說真話。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不說假話,不說空話,不說套話,不僅是對習作的要求,也是對做人的要求。但在教學實際中,習作變味了:不好的說好了,不美的也說美了。4.習作想象脫離實際,不合理。
二、提高習作水平的策略
教材、社會、教師、學生四個因素制約著習作教學的發展,而教材、社會因素對我們教師而言是無法改變的。就教學而言,我們只能從教師和學生這兩個因素著手,以往的論文都是從學生的角度來展開,本文則試圖從教師的角度來論述。教師在習作教學中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作為教師,要把習作教好,必須弄清為什么教習作,習作教學教什么以及習作教學怎樣教三個環節,習作教學的這三個環節是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每次習作教學,教師都應弄清這三個環節,把這三個環節中的每一個環節做好,做細,缺一不可。
環節一:為什么要教習作
教師每一次習作教學,必須要明確為什么要教習作,也就是教學目的是什么?如果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活動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高水平的教師都懂得教學目的的重要性。在教學工作中,忙忙碌碌,無視教學目的,是教學水平不高的典型表現;違背正確的教學目的去組織教學活動,更是必須克服的一種危險的教學傾向。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就是我們要進行習作教學的目的。
環節二:習作教學要弄清教學生什么內容
教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學生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是解決學生不會寫和怎樣表達的重要環節。教什么主要指的是“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文字寫作以及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寫作態度和習慣。”習作教學中的教什么,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內容:
1.教書與育人結合。習作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有意識的將教作文與教做人結合起來,既要教學生作文,又要教學生做人。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習作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從習作中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及時引導教育。習作是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認識能力的綜合體現。在批改習作時,不僅要注意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還要注意學生在語言文字中反映出來的思想認識。從習作中發現學生文明的語言,美好的心靈,對生活的獨到見解,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就通過批語加以贊揚,通過講評加以表彰,使得好的思想品德得到發揚光大,激勵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努力探究與發現。在習作中也可能會出現消極錯誤的東西,教師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思想方法去觀察分析社會現象,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進行習作教學,教師應做到既目中有文,又目中有人,時刻不忘所肩負的育人重任。(2)培養學生說真話,不說假話。《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教學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套話。”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不僅是對習作的要求,也是對做人的要求,教師要把握住這個標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隨時加以指導。(3)培養學生勤奮誠實的學風。教師要經常表揚勤觀察,勤動筆,勤修改的學生,也可以通過一些古今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激勵學生。現在可供小學生閱讀的書籍相對較多,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但也給一些不愛動腦筋的學生提供了抄襲的方便。教師在批改習作時,如發現抄襲現象,應及時進行教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做誠實的人。
2.教學生認識事物。習作中出現語句重復,順序混亂等現象,主要是學生沒有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事物。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1)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全面仔細地觀察。這就要啟發學生調動各種感官,去感知和認識事物。(2)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有重點的觀察。依據事物存在的狀態,觀察事物有兩種基本的順序,一種是按照空間順序觀察,多適用于靜態觀察。根據不同對象,依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不僅能使學生觀察得全面細致,而且有助于抓住觀察的重點,否則東看看、西看看,學生只能得到雜亂無章的印象。(3)指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學會捕捉事物的特點。世界的事物千差萬別,變化無常,指導學生觀察,要在全面觀察的基礎上,聯系同類事物或同一類事物在不同時間的發展變化,進行分析比較,以便捕捉到事物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具體深刻地認識事物。(4)指導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豐富觀察的感受。學生的想象之鳥一旦高飛,腦中就會浮現出新穎、生動的意象。